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机房论文

某集团灾备数据中心的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1.4 SY集团面临的问题第11页
    1.5 SY集团容灾项目建设目标第11-12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12-13页
第2章 容灾理论综述第13-22页
    2.1 计算机容灾第13-16页
    2.2 容灾平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容灾技术平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应用平台的保护-生产应用处理能力冗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存储/数据平台的保护-业务存储数据复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接入平台的保护-冗余和切换第18页
    2.3 容灾实现技术第18-2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SY集团现状分析第22-33页
    3.1 应用系统现状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3.2 基础平台现状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网络平台现状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存储平台现状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备份平台现状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3 运行状态风险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 SY集团容灾中心设计第33-81页
    4.1 需求和目标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建设依据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建设目标第33-38页
    4.2 详细设计第3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总体设计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容灾功能设计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机房功能区设计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网络设计第5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主机存储设计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备份平台设计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灾难恢复计划(DRP)设计第76-80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5章 项目验证第81-87页
    5.1 验证方案第81页
    5.2 演练场景和范围第81-82页
    5.3 演练安排第82-84页
    5.4 演练计划第84页
    5.5 演练过程第84-86页
    5.6 演练结果第86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87-89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87-88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-92页
致谢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多视角社区发现的实体聚类算法
下一篇:中继信道下MIP-QF策略的容量界和功率分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