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2 1000 MW机组高合金钢种介绍 | 第10-12页 |
1.2.1 铁素体耐热钢发展历程 | 第10-11页 |
1.2.2 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2页 |
1.2.3 两种耐热钢的优劣 | 第12页 |
1.3 异种钢焊接简介 | 第12-14页 |
1.3.1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特征 | 第12-13页 |
1.3.2 异种钢焊接需要注意的方面 | 第13-14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4-17页 |
1.4.1 目前铁素体/奥氏体异种钢焊接的研究情况 | 第14-15页 |
1.4.2 关于铁素体与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接头早期失效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.3 T92耐热钢焊接接头Ⅳ型开裂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思路及类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| 第19-27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9-20页 |
2.1.1 试验用T92管 | 第19页 |
2.1.2 试验用Super304H管 | 第19页 |
2.1.3 试验用焊接材料的选择 | 第19-20页 |
2.2 焊接工艺 | 第20-21页 |
2.3 焊后热处理工艺 | 第21-22页 |
2.4 力学性能 | 第22-25页 |
2.4.1 室温拉伸试验 | 第22-23页 |
2.4.2 弯曲性能 | 第23页 |
2.4.3 硬度测量 | 第23-24页 |
2.4.4 室温冲击试验 | 第24-25页 |
2.5 对焊接接头的五个区域进行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6 对样品进行扫描电镜(SEM)组织观察与分析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焊接工艺及接头的显微组织 | 第27-50页 |
3.1 焊接工艺与无损探伤结果 | 第27-28页 |
3.2 六组样品各个区域显微组织对比 | 第28-37页 |
3.2.1 T92母材显微组织 | 第28-30页 |
3.2.2 T92热影响区显微组织 | 第30-31页 |
3.2.3 熔敷金属的显微组织 | 第31-33页 |
3.2.4 Super304H热影响区粗晶区显微组织 | 第33-34页 |
3.2.5 Super304H细晶区显微组织 | 第34-35页 |
3.2.6 Super304H母材显微组织 | 第35-37页 |
3.3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样品的显微组织 | 第37-50页 |
3.3.1 焊态样品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 | 第37-38页 |
3.3.2 750℃热处理样品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 | 第38-40页 |
3.3.3 755℃热处理样品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 | 第40-42页 |
3.3.4 760℃热处理样品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 | 第42-43页 |
3.3.5 765℃热处理样品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 | 第43-44页 |
3.3.6 770℃热处理样品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 | 第44-45页 |
3.3.7 T92侧热影响区的EDS | 第45-47页 |
3.3.8 Super304H侧热影响区的EDS | 第47-50页 |
第四章 接头的力学性能 | 第50-56页 |
4.1 拉伸性能及其断裂机制 | 第50-53页 |
4.2 弯曲性能 | 第53页 |
4.3 硬度 | 第53-55页 |
4.4 冲击韧性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5.1 总结 | 第56-57页 |
5.2 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