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发酵法制氨基酸论文

微生物法生产L-色氨酸的检测及发酵过程优化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L-色氨酸的理化性质第11页
    1.2 L-色氨酸的功能与作用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L-色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L-色氨酸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L-色氨酸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L-色氨酸在农业及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第13页
    1.3 L-色氨酸的生产工艺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化学合成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蛋白质水解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酶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微生物转化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直接发酵法第16页
    1.4 大肠杆菌中L-色氨酸的合成路径及代谢调节机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L-色氨酸的微生物合成路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代谢控制育种第17页
    1.5 L-色氨酸的市场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 1.6 L-色氨酸的研究进展第18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8.1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及L-色氨酸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8.2 L-色氨酸发酵工艺的优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8.3 L-色氨酸分离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第19-21页
2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及L-色氨酸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1-33页
    2.1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溶液配制及培养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实验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结果与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结论第25页
    2.2 L-色氨酸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5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引言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材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结果与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结论第32-33页
3 L-色氨酸发酵工艺的优化第33-5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菌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培养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培养方法第34页
    3.3 分析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残糖浓度的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发酵液中L-色氨酸含量的测定第35页
    3.4 实验方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添加各种维生素对菌体生长及发酵结果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3.5 结果与分析第3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添加各种维生素对菌体生长及发酵结果的影响第53-56页
    3.6 本章总结第56-57页
4 L-色氨酸分离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第57-6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7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剂与材料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仪器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要试剂第58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溶液配制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色氨酸发酵液的预处理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静态吸附实验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静态洗脱实验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脱色方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结晶第59页
    4.4 分析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L-色氨酸的定量测定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L-色氨酸吸附率的测定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脱色液脱色质量的检测第59-60页
    4.5 结果与分析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吸附条件的选择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洗脱条件的选择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结晶条件的选择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脱色条件的选择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L-色氨酸的总提取第66-68页
    4.6 本章总结第68-69页
5 结论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u@Ag纳米线/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
下一篇:新型水溶性对称五甲川吲哚菁染料的合成及生物应用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