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改良论文--盐碱土改良论文

银北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盐碱地适应性利用技术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盐渍土的危害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盐渍土的治理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起垄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盐渍土油葵灌溉制度及需水规律研究进展第14页
    1.3 科学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图第16-19页
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第19-23页
    2.1 地形地貌第19页
    2.2 气候情况第19页
    2.3 土壤情况第19页
    2.4 土地资源第19-20页
    2.5 水资源第20页
    2.6 矿产资源第20页
    2.7 交通优势第20页
    2.8 经济状况第20页
    2.9 产业发展第20-23页
第三章 起垄滴灌对盐碱地水盐再分布的影响第23-3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土壤初始情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设计与布置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土壤样品采集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全生育周期灌水情况第2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土壤盐分随时间的变化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第31-32页
    3.4 灌水后全盐量分布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四章 平地滴灌对盐碱地水盐再分布的影响第35-4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5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土壤初始情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试验设计与布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土壤样品采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全生育周期灌水情况第3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土壤盐分随时间的变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第41-43页
    4.4 灌水后全盐量分布情况第43-4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不同农艺措施及灌水方式对盐碱地水盐再分布对比分析第45-5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45-47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分析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土壤盐分随时间的变化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第54-5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6-59页
第六章 不同农艺措施及灌水方式对农田油葵生理性状影响第59-63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59页
    6.2 材料与方法第59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不同农艺措施及灌水方式对油葵叶片数、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不同农艺措施及灌水方式对油葵株高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不同农艺措施及灌水方式对油葵盘径的影响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不同农艺措施及灌水方式对油葵产量的影响第61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第七章 不同农艺措施及灌水方式对油葵耗水量的影响第63-67页
    7.1 各生育阶段油葵需水量计算第63-64页
    7.2 各生育阶段油葵需水强度计算第64页
    7.3 油葵的水分生产效率第64-65页
    7.4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67-69页
    8.1 总结第67页
    8.2 展望第67-69页
创新性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个人简介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杏鲍菇子实体生长期的关键环境因子预测模型研究
下一篇:油田电网故障录波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