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--采油工程论文--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(二次、三次采油)论文

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合理开发指标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前言第8-12页
    0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
    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0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
    0.4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 0.5 主要成果第9页
    0.6 喇嘛甸油田概况第9-12页
第一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第12-18页
    1.1 所处盆地基本构造特征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构造单元划分第14-16页
    1.2 盆地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层序地层划分第16-18页
第二章 研究区水驱开发形势分析第18-22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水驱开发现状第18页
    2.2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水驱含水上升、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水驱存水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水驱控制程度达到较高水平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水驱地层能量充足第20页
    2.3 水驱开发面临挑战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剩余可采储量逐年减少,增储难度大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含水上升率、递减率得到有效控制,但结构调整含水余地变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储层动用程度高、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,挖潜难度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水驱地质储量逐年向三次采油转移,开发调整难度越来越大第21-22页
第三章 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第22-34页
    3.1 水驱不同层系井网储采状况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不同层系井网动态地质储量的确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校正不同层系井网动态地质储 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校正不同层系井网动态地质储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不同层系井网储采状况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开发指标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结构调整对含水上升率、自然递减率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生产措施对含水上升率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井网加密调整对含水上升率、采油速度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3.3 开发指标变化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开发指标变化特点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的认识第30-34页
第四章 特高含水期水驱主要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研究第34-50页
    4.1 合理产量规模研究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产量预测方法的确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水驱合理产量规模的确定第34-38页
    4.2 合理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产水、含水指标预测方法的确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水驱合理产水、含水指标确定第39-42页
    4.3 合理注采比研究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合理注采比预测方法确定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各套井网合理注采比确定第44-50页
结论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作者简介、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庆油田北一区断东西块二类油层聚驱提效方案研究
下一篇:辽河油田冷家区块水平井钻井提速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