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--行车组织论文

基于运到期限的铁路货运专线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与目标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技术路线第19-20页
第2章 铁路货运市场及运输组织模式分析第20-28页
    2.1 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铁路货运市场现状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铁路货运市场需求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货运模式现状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货运组织模式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货运组织模式现状及问题第24-26页
    2.3 基于运到期限的规划型运输组织理念第26-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3章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基础理论第28-42页
    3.1 铁路运到期限内涵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现行运到期限计算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现行运到期限的局限性第29-30页
    3.2 货运专线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内涵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货运专线运输组织特点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的定义与作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的主要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3.3 运到期限对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总体要求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改进运到期限计算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运到期限对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新要求第34-35页
    3.4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影响因素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货流特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货物运输价值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列车编组辆数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车站及区间通过能力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铁路货运部门经济效益第38-39页
    3.5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保障运到期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满足货运需求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提高直达列车比率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提高经济效益第40页
    3.6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可行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稳定充足货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运能相对充足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完整的运输控制权第41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关键技术第42-59页
    4.1 运到期限对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的技术要求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动态编制要求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动态编组要求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开行方案动态编制策略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开行方案动态编制原理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开行方案动态编制流程第44-46页
    4.3 动态编组中最小编组辆数的确定方法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列车平均编组辆数减少的经济性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最小编组辆数的计算与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4.4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货流组织方法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货流组织策略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货运计划编制第52-53页
    4.5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开行方案编制流程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开行方案编制资料获取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开行方案主体内容确定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开行方案总体编制流程第57-5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5章 基于运到期限的货运专线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模型第59-75页
    5.1 问题描述第59-60页
    5.2 模型构建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型构建思路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参数设置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目标函数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约束条件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构建模型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算法设计第66-68页
    5.3 算例分析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线路结构及参数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算例求解及结果分析第70-7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结论第75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附录第81-8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组合式同相供电系统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研究
下一篇:基于票务信息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实时测算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