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6-7页 |
1.2 约束混凝土 | 第7-13页 |
1.2.1 约束混凝土分类 | 第7-8页 |
1.2.2 钢筋约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| 第8-13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区域约束混凝土理论基础 | 第15-25页 |
2.1 概述 | 第15-18页 |
2.2 区域约束混凝土约束原理 | 第18页 |
2.3 区域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 | 第18-20页 |
2.4 区域约束混凝土约束效率 | 第20-21页 |
2.4.1 约束应力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5 区域约束混凝土承载力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5.1 计算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5.2 正截面承载力 | 第22-23页 |
2.5.3 区域约束混凝土梁受剪原理分析简图及计算公式 | 第23-2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区域约束混凝土梁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| 第25-56页 |
3.1 概述 | 第25页 |
3.2 方案设计 | 第25-28页 |
3.2.1 试件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2.2 量测内容 | 第26页 |
3.2.3 测点布置 | 第26-27页 |
3.2.4 材性试验 | 第27-28页 |
3.3 试件制作 | 第28-32页 |
3.4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| 第32-33页 |
3.4.1 加载装置 | 第32页 |
3.4.2 加载制度 | 第32-33页 |
3.5 试验现象 | 第33-37页 |
3.5.1 NCC试验现象 | 第33-34页 |
3.5.2 RCC-1 试验现象 | 第34-36页 |
3.5.3 RCC-2 试验现象 | 第36-37页 |
3.6 试验结果 | 第37-54页 |
3.6.1 滞回曲线 | 第37-39页 |
3.6.2 骨架曲线 | 第39-40页 |
3.6.3 构件延性 | 第40-44页 |
3.6.4 耗能能力 | 第44-49页 |
3.6.5 刚度退化 | 第49-52页 |
3.6.6 水平承载力 | 第52-54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基于ABAQUS的实验梁数值模拟研究 | 第56-70页 |
4.1 概述 | 第56页 |
4.2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| 第56-60页 |
4.2.1 本构关系 | 第56页 |
4.2.2 损伤因子和刚度恢复特征 | 第56-58页 |
4.2.3 混凝土本构关系 | 第58-59页 |
4.2.4 粘塑性法则 | 第59页 |
4.2.5 塑性流动 | 第59-60页 |
4.2.6 屈服准则 | 第60页 |
4.3 本构关系选取 | 第60-62页 |
4.3.1 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取混 | 第60-61页 |
4.3.2 钢材本构关系 | 第61页 |
4.3.3 模型单元选取 | 第61页 |
4.3.4 模型的网格划分 | 第61-62页 |
4.3.5 模型的边界条件设置 | 第62页 |
4.3.6 材料属性的参数设置 | 第62页 |
4.4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| 第62-68页 |
4.4.1 基于ABAQUS数值模拟试件滞回曲线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 | 第62-64页 |
4.4.2 试件破坏形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| 第64-68页 |
4.5 对加有横向贯穿RCC-1 横截面箍筋的区域约束梁abaqus有限元分析 | 第68-69页 |
4.5.1 RCC11 梁骨架曲线 | 第6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70-71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附录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