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--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论文

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地方责任政府建设的问题和对策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责任政府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责任政府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社会契约论第16页
     ·人民主权论第16页
     ·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6-18页
第二章 地方责任政府概述第18-26页
   ·责任政府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责任政府的内涵第18页
     ·政府责任第18-19页
   ·“地方责任政府”概述第19-21页
     ·“地方责任政府”的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责任的划分第20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责任的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·地方政府责任的要素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责任的主体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责任的客体第22页
   ·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责任内容第22-26页
     ·政治责任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经济责任第23页
     ·文化责任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社会责任第24-26页
第三章 我国地方责任政府建设的问题、影响及原因分析第26-37页
   ·我国地方责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26-29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的行政乱作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腐败和违法行为第28-29页
   ·我国地方政府责任缺失产生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,影响社会的和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降低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威信,影响我国社会民主的进程第30页
     ·影响地方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第30页
   ·我国地方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第30-37页
     ·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的自利性和行政权力的异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职责定位不清,责任主体不明确第32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责任机制不健全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·完善的责任监督机制尚未建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“官员问责制”仍需完善第35-37页
第四章 我国地方责任政府建设的对策研究第37-51页
   ·地方责任政府的理念建设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由“政府本位”向“社会本位”、“公民本位”的转变第37页
     ·从政府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从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第38页
   ·地方责任政府的社会基础建设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公民意识的培养:由传统政治中的官民观念向政府与公民的平等制约观念的转变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推行政务公开,扩展公民参与途径第39-40页
   ·地方责任政府的职责体系建设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变“全能政府”为“有限政府”,厘清地方政府与市场、社会和企业的关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科学划分地方政府各部门职责,健全责任体系,明确责任主体第42页
   ·地方责任政府的制度建设第42-51页
     ·建立完善的权力监督体系,加强对地方政府责任的约束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·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拓宽监督渠道,强化外部力量的监督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,强化对地方政府责任的激励和导向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,确立地方政府责任内容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规范评估过程和程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构建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,确立民众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第47页
     ·完善“官员问责制”,加强对行政人员失责的惩处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·扩展问责主体,强化民众的问责主体地位第48页
       ·扩大问责范围,完善问责标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·完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健全官员复出制度第49-51页
第五章 结语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MAX264的程控低通滤波器设计
下一篇: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现状研究--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