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词表( Abbreviations) | 第9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2-17页 |
1. 实验地点 | 第12页 |
2. 实验材料 | 第12-13页 |
2.1 实验动物 | 第12页 |
2.2 实验药物 | 第12页 |
2.3 实验菌种 | 第12-13页 |
2.4 主要试剂 | 第13页 |
2.5 主要仪器 | 第13页 |
3. 实验方法 | 第13-17页 |
3.1 菌液制备 | 第13-14页 |
3.2 模型的建立 | 第14页 |
3.3 分组及给药 | 第14-15页 |
3.4 标本采集 | 第15页 |
3.5 指标检测 | 第15-16页 |
3.6 统计学处理 | 第16-17页 |
第二部分 结果及分析 | 第17-21页 |
1. SOI大鼠模型的建立情况 | 第17页 |
2. 输卵管组织病理学观察 | 第17-18页 |
2.1 肉眼观察 | 第17-18页 |
2.2 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| 第18页 |
3. 通管方对SOI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中相关细胞凋亡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18-21页 |
3.1 输卵管组织中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 | 第18-19页 |
3.2 输卵管组织中Caspase-3蛋白的表达情况 | 第19-20页 |
3.3 输卵管组织中Caspase-8蛋白的表达情况 | 第20-21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21-33页 |
1. 混合菌诱导SOI大鼠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2页 |
2. 现代医学对SOI的认识 | 第22-24页 |
3. 祖国医学对SOI的认识 | 第24-25页 |
4. 通管方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9页 |
4.1 通管方的组方依据及用药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2 通管方组方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6-29页 |
4.3 通管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作用机理研究 | 第29页 |
5. 通管方对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的可能作用机制 | 第29-33页 |
5.1 通管方对SOI模型大鼠输卵管形态学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5.2 通管方对SOI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Fasl、Caspase-8及Caspase-3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4页 |
致谢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0页 |
综述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| 第4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附录1 大鼠子宫输卵管组织解剖大体形态、组织病理及免疫细胞化学图片 | 第52-60页 |
附录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