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引言 | 第6-8页 |
| 一、儿童题材工笔画概述 | 第8-11页 |
| (一)儿童题材工笔画的萌生 | 第8-9页 |
| (二)儿童题材工笔画的发展 | 第9-11页 |
| 二、儿童题材的工笔画之绘画语言案例分析 | 第11-28页 |
| (一)儿童题材表现的社会功能 | 第11-17页 |
| 1.儿童题材工笔画的认识功能 | 第11-13页 |
| 2.儿童题材工笔画的教化功能 | 第13-15页 |
| 3.儿童题材工笔画的陶冶性情功能 | 第15-17页 |
| (二)儿童题材表现的现实与虚幻 | 第17-21页 |
| (三)古今儿童题材的工笔画之语言形式的差异性 | 第21-28页 |
| 1.造型自由化 | 第21-23页 |
| 2.色彩风格化 | 第23-25页 |
| 3.构图多样化 | 第25-28页 |
| 三、儿童题材工笔画创作之悟 | 第28-32页 |
| (一)创作源泉 | 第28-29页 |
| (二)创作的形式语言 | 第29-32页 |
| 1.理性的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2.情感的深化 | 第30-32页 |
| 结论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| 致谢 | 第35-36页 |
|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