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口蹄疫病毒研究进展 | 第11-20页 |
1. 概况 | 第11-12页 |
2. 口蹄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特 | 第12-14页 |
2.1 口蹄疫病毒基因表达 | 第13页 |
2.2 FMDV 非结构蛋白及功能 | 第13-14页 |
3. 口蹄疫病毒的复制与感染 | 第14-16页 |
3.1 FMDV 感染细胞的机制 | 第14页 |
3.2 FMDV 的翻译 | 第14-15页 |
3.3 FMDV RNA 的合成 | 第15页 |
3.4 病毒颗粒的包装 | 第15页 |
3.5 病毒的病原性 | 第15-16页 |
4. 主要的诊断方法 | 第16-20页 |
4.1 免疫血清学诊断 | 第16-17页 |
4.2 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 | 第17-20页 |
二、重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| 第20-31页 |
1. 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1.1 实验仪器 | 第20页 |
1.2 实验试剂 | 第20页 |
1.3 菌种、质粒及口蹄疫非结构蛋白3ABC 基因片断 | 第20页 |
2. 试剂配制 | 第20-22页 |
2.1 LB 培养基( 1L ) | 第20-21页 |
2.2 LB 固体培养基 | 第21页 |
2.3 mol/L CaC12 溶液 | 第21页 |
2.4 AE 电泳缓冲液1L(50×贮存液) | 第21页 |
2.5 2×SDS 凝胶上样缓冲液 | 第21页 |
2.6 细胞裂解缓冲液 | 第21页 |
2.7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 | 第21页 |
2.8 脱色液 | 第21页 |
2.9 5×SDS-PAGE 电泳缓冲 | 第21页 |
2.10 TBST 缓冲液pH7.5 | 第21页 |
2.11 电转移缓冲液 | 第21-22页 |
2.12 电转封闭液 | 第22页 |
3. 实验方法 | 第22-27页 |
3.1 表达质粒构建 | 第22-25页 |
3.2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(+)-3AB 的表达及蛋白鉴定 | 第25-27页 |
4. 实验结果 | 第27-29页 |
5. 讨论 | 第29-31页 |
三、重组蛋白的纯化、定量及 ELISA | 第31-43页 |
1. 材料及溶液配制 | 第31-32页 |
1.1 主要仪器 | 第31页 |
1.2 主要试剂 | 第31页 |
1.3 试剂配制 | 第31-32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32-35页 |
2.1 发酵 | 第32页 |
2.2 重组蛋白 rNS-3AB 变性 | 第32-33页 |
2.3 重组蛋白rNS-3AB 的纯化 | 第33页 |
2.4 纯化蛋白rNS-3AB 的复性 | 第33页 |
2.5 纯化蛋白质rNS-3AB 的定量 | 第33-34页 |
2.6 纯化蛋白rNS-3AB 的 ELISA 检测试验 | 第34-35页 |
3. 结果 | 第35-42页 |
3.1 纯化蛋白结果 | 第35-36页 |
3.2 蛋白质浓度 | 第36页 |
3.3 ELISA 试验结果 | 第36-42页 |
4. 讨论 | 第42-43页 |
四、重组非结构蛋白3AB 的口蹄疫病毒ELISA 检测结果以及与UBI 试剂盒检测结果的比较 | 第43-48页 |
1 材料 | 第43页 |
1.1 血清样品的采集 | 第43页 |
1.2 重组非结构蛋白3 A B 的口蹄疫病毒 E L I S A 检测方法的试剂组成 | 第43页 |
1.3 试剂盒 | 第43页 |
2. 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2.1 试剂的准备 | 第44页 |
2.2 牛猪血清样品的稀释、分加及孵育样品稀释液 | 第44页 |
2.3 兔抗 IgA、IgG 酶结合物的稀释、分加和孵育 | 第44页 |
2.4 洗板 | 第44页 |
2.5 显色 | 第44页 |
2.6 读数 | 第44页 |
2.7 判定方法 | 第44页 |
3. 实验结果 | 第44-47页 |
3.1 检测灭能疫苗免疫猪抗体 | 第44-45页 |
3.2 检测灭能苗免疫牛抗体 | 第45页 |
3.3 与 UBI 试剂盒结果比较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 讨论 | 第47-48页 |
五、总结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