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数据通信论文--图像通信、多媒体通信论文--图像编码论文

视网膜的信息编码——猫两类W神经节细胞的计算模型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42页
    1.1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对视觉系统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第12-15页
    1.2 视神经节细胞的解剖和电生理学分类第15页
    1.3 视神经节细胞的计算模型第15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X 和Y 细胞的计算模型第1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W 细胞的计算模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视神经节细胞非经典感受野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1.4 我们的切入点第33-34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5-42页
第二章 两类W 细胞的反馈模型第42-5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2-44页
    2.2 计算模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比度兴奋细胞的计算模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比度压抑细胞的计算模型第46页
    2.3 结果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对比度兴奋细胞的仿真结果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对比度压抑细胞的仿真结果第48-49页
    2.4 讨论第4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9-52页
第三章 局部边缘检测器细胞的前向模型第52-7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2-53页
    3.2 计算模型第53-57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LED 细胞对移动光栅的空间频率响应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LED 细胞对移动光栅的时间频率响应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LED 细胞对交替光栅响应的空间相位不变性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LED 细胞对交替光栅的空间频率响应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LED 细胞对交替光栅的时间频率响应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LED 细胞对闪烁小光点的响应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LED 细胞的沉默的抑制外围机制第62-64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其它相关的计算模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映射到视网膜解剖结构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计算模型的其它应用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计算模型的不足之处第6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8-74页
第四章 紧张性对比度压抑细胞的前向模型第74-8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4-75页
    4.2 计算模型第75-79页
    4.3 结果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TS 细胞对移动光栅的响应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TS 细胞对交替光栅的预测响应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TS 细胞对闪烁光点的预测响应第82-83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映射到视网膜解剖结构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其它相关的计算模型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其它脊椎动物的TS 细胞第8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5-88页
第五章 包含非经典感受野的X 细胞感受野模型第88-9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8-89页
    5.2 计算模型第89-92页
    5.3 结果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经典感受野的空间和时间频率调谐曲线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非经典感受野的空间和时间频率调谐曲线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经典感受野和非经典感受野的交互第95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95-9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7-99页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99-10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0-102页
附录专业词汇的翻译第102-104页
致谢第104-10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05-106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06-109页
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109页

论文共1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密码协议工程与基于新鲜性的协议安全研究
下一篇:hSSTR2基因转染肺癌细胞的肿瘤核素显像与杀伤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