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之检讨与改革的思考

原创性声明第2-3页
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3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8-9页
第一章 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基本理论第9-14页
    第一节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概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概念辨析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审判监督制度的特点第10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历史沿革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现行规定第12-14页
第二章 中外民事审判监督(再审)制度比较第14-17页
    一、制度的权力(权利)基础不同导致提起再审的主体不同第14-15页
    二、关于再审事由规定的比较第15-16页
    三、对提起再审的严格限制条件的比较第16-17页
第三章 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第17-38页
    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1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当事人申诉与申请再审制度并存,出现了申请再审制度的功能难以发挥和无限申诉并存的局面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如何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缺乏明确规定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再审事由不明确,难以把握提起再审的标准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法院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失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缺乏限制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外部监督混乱,缺乏规范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七、涉诉信访问题突出,司法权威下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八、复查程序与再审程序呈分离状态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九、再审审理程序规定过于原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十、再审次数无限制第30页
    第二节 负面作用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妨碍诉讼正义的实现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扰乱诉讼秩序和社会秩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影响司法的权威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浪费司法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破坏了私法自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弱化了法律的调节功能第33页
    第三节 现行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弊端的根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审判监督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指导思想和观念不尽合理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现有的法院管理体制和法官的素质问题第36-38页
第四章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思考第38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改革与完善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必要性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民事审判监督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现行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必要性第38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改革与完善的构想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正确处理好申诉与申请再审的关系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再审启动主体作出必要的限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规范申请再审案件的法院管辖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规范再审立案、复查程序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明确和细化申请再审的事由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明确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和改判原则第45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后记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Bcr/ab1及PML/RARa融合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
下一篇:灯盏花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