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61页 |
第一节 杂化超分子复合物自组装及功能化 | 第15-23页 |
1.1.1 超分子化学与自组装 | 第15-16页 |
1.1.2 功能性超分子自组装 | 第16-20页 |
1.1.3 杂化体系超分子组装与功能化进展 | 第20-23页 |
第二节 多金属氧簇简介 | 第23-33页 |
1.2.1 多金属氧簇化学发展概述 | 第23-24页 |
1.2.2 多金属氧簇的功能与应用 | 第24-27页 |
1.2.3 多金属氧簇有机-无机杂化体自组装 | 第27-33页 |
第三节 超分子凝胶 | 第33-43页 |
1.3.1 超分子凝胶简介 | 第34-36页 |
1.3.2 超分子凝胶的功能化 | 第36-40页 |
1.3.3 多金属氧簇有机-无机杂化超分子凝胶 | 第40-43页 |
第四节 核磁共振成像 | 第43-52页 |
1.4.1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| 第43-44页 |
1.4.2 造影剂简介及分类 | 第44-46页 |
1.4.3 新型造影剂的发展 | 第46-50页 |
1.4.4 超分子自组装对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第五节 本论文选题思路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1页 |
第二章 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凝胶 | 第61-83页 |
第一节 实验部分 | 第62-66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62-63页 |
2.1.2 表面活性剂包埋多金属氧簇复合物的合成 | 第63-65页 |
2.1.3 凝胶的制备及测试 | 第65-66页 |
第二节 杂化超分子凝胶的基本性质 | 第66-72页 |
2.2.1 烷基链密度和多金属氧簇结构对凝胶行为的影响 | 第66-69页 |
2.2.2 烷基链密度对凝胶稳定性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2.2.3 烷基链长度对凝胶行为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第三节 杂化超分子凝胶的聚集结构 | 第72-79页 |
2.3.1 超分子复合物凝胶的结构表征 | 第72-77页 |
2.3.2 超分子复合物凝胶的结构模型 | 第77-79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第三章 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| 第83-110页 |
第一节 实验部分 | 第85-90页 |
3.1.1 实验试剂 | 第85页 |
3.1.2 含钆多金属氧簇的合成 | 第85-86页 |
3.1.3 含PEO嵌段阳离子两亲性分子的合成 | 第86-89页 |
3.1.4 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物的合成 | 第89-90页 |
3.1.5 样品制备及测试仪器 | 第90页 |
第二节 含PEO嵌段阳离子两亲分子自组装 | 第90-94页 |
第三节 杂化超分子复合物在水中的稳定性及自组装 | 第94-100页 |
3.3.1 超分子复合物在水中的稳定性 | 第94-96页 |
3.3.2 超分子复合物在水中的聚集行为 | 第96-100页 |
第四节 杂化超分子复合物核磁共振造影剂 | 第100-106页 |
3.4.1 超分子复合物的弛豫效率 | 第100-103页 |
3.4.2 超分子复合物水溶液的MRI体外成像 | 第103-104页 |
3.4.3 超分子复合物在模拟生理环境中的稳定性 | 第104-106页 |
第五节 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0页 |
第四章 Mn_(12)单分子磁子超分子复合物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| 第110-128页 |
第一节 实验部分 | 第111-117页 |
4.1.1 实验试剂 | 第111页 |
4.1.2 测试仪器 | 第111-112页 |
4.1.3 十八酸修饰的Mn_(12)单分子磁子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| 第112-116页 |
4.1.4 十八酸修饰的Mn_(12)单分子磁子的水相转移 | 第116-117页 |
第二节 十八酸修饰的Mn_(12)单分子磁子的稳定性及其聚集体的研究 | 第117-121页 |
4.2.1 十八酸修饰的Mn_(12)单分子磁子在水中的稳定性 | 第117-120页 |
4.2.2 十八酸修饰的Mn_(12)单分子磁子在水中的聚集形态研究 | 第120-121页 |
第三节 十八酸修饰的Mn_(12)单分子磁子聚集体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剂 | 第121-124页 |
4.3.1 十八酸修饰的Mn_(12)单分子磁子聚集体的弛豫效率 | 第121-122页 |
4.3.2 体外核磁成像 | 第122-123页 |
4.3.3 聚集体在水中的稳定性 | 第123-124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2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128-13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3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| 第131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