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1.1 模糊控制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| 1.2 球磨机制粉系统负荷测量及控制现状分析 | 第9-13页 |
| 1.2.1 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简介 | 第9页 |
| 1.2.2 制粉系统自动控制的任务 | 第9-10页 |
| 1.2.3 球磨机制粉系统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0-11页 |
| 1.2.4 球磨机主要控制系统 | 第11-12页 |
| 1.2.5 球磨机筒内负荷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| 1.2.6 关于全程控制系统 | 第12-13页 |
| 1.2.7 现有方法存在问题 | 第13页 |
| 1.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| 2 球磨机制粉系统负荷特性 | 第14-21页 |
| 2.1 火力发电厂中球磨机制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| 第14页 |
| 2.2 球磨机的工作特性 | 第14页 |
| 2.3 制粉系统控制的要求 | 第14-15页 |
| 2.4 球磨机工作特性曲线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2.5 球磨机制粉系统影响因素 | 第16-21页 |
| 2.5.1 热风量及温度因素 | 第16-17页 |
| 2.5.2 磨煤机进出口压力及温度因素 | 第17-18页 |
| 2.5.3 冷风量因素 | 第18页 |
| 2.5.4 给煤量因素 | 第18-20页 |
| 2.5.5 再循环风量因素 | 第20-21页 |
| 3 球磨机制粉系统负荷的模糊预测 | 第21-35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1-22页 |
| 3.2 模糊数学基础 | 第22-32页 |
| 3.2.1 从经典集合到模糊集合 | 第22-23页 |
| 3.2.2 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 | 第23-25页 |
| 3.2.3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| 第25-26页 |
| 3.2.4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| 第26-32页 |
| 3.3 球磨机制粉系统负荷预测的隶属函数 | 第32页 |
| 3.4 几个可控指标的隶属函数 | 第32-33页 |
| 3.5 球磨机制粉系统的模糊预测 | 第33-35页 |
| 4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| 第35-56页 |
| 4.1 系统特性 | 第35页 |
| 4.2 系统量程及给定值 | 第35-36页 |
| 4.3 基本控制规则 | 第36-37页 |
| 4.4 合成控制规则 | 第37-38页 |
| 4.5 事故报警 | 第38-39页 |
| 4.6 负荷给定值a及温度给定值b的自修正 | 第39页 |
| 4.7 主要程序 | 第39页 |
| 4.8 模糊控制实现程序 | 第39-49页 |
| 4.9 控制主界面 | 第49-56页 |
| 5 总结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