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焊接、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--焊接材料论文--钎焊材料论文

SnAgBi-XSm钎料组织及性能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传统SnPb钎料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无铅钎料及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无铅化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无铅钎料的发展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微连接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4 Sn-Ag-Bi钎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5 稀土元素在无铅钎料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稀土元素概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稀土元素在材料以及无铅焊料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-19页
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19-2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钎料合金的熔炼第19-21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钎料熔点实验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钎料铺展润湿性实验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剪切测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等温时效实验第23-24页
    2.4 钎料IMC层显微组织观察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Sn-Ag-Bi-XSm/Cu显微组织制备试样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扫描电镜(SEM)形貌观察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IMC厚度的计算第2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4-26页
第3章 稀土Sm添加量对SnAgBi钎料合金熔点及润湿性的影响第26-3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6页
    3.2 稀土Sm添加量对钎料合金熔点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3.3 稀土Sm添加量对钎料合金润湿性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4章 稀土Sm添加量对SnAgBi/Cu焊点界面组织的影响第31-4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4.2 时效前界面IMC形貌及厚度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SnAgBi-XSm/Cu焊点IMC形貌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SnAgBi-XSm/Cu焊点IMC厚度第33-34页
    4.3 时效后界面IMC形貌及厚度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时效 24 h后SnAgBi-XSm/Cu焊点IMC形貌及厚度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时效 96 h后SnAgBi-XSm/Cu焊点IMC形貌及厚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时效 360 h后SnAgBi-XSm/Cu焊点IMC形貌及厚度第38-4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5章 稀土Sm添加量对SnAgBi/Cu焊点剪切强度及断口的影响第42-5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5.2 时效前SnAgBi-XSm/Cu焊点的剪切强度及断口形貌第42-44页
    5.3 时效 24 h SnAgBi-XSm/Cu焊点的剪切强度及断口形貌第44-46页
    5.4 时效 96 h SnAgBi-XSm/Cu焊点的剪切强度及断口形貌第46-47页
    5.5 时效 360 h SnAgBi-XSm/Cu焊点的剪切强度及断口形貌第47-5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重建图像融合方法研究
下一篇: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