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8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10-11页 |
(一)生命教育意义重大 | 第10-11页 |
(二)对小学生生命安全的担忧 | 第11页 |
(三)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热爱 | 第11页 |
二、生命教育的内涵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12-23页 |
(一)“生命教育”类图书在各年段的数量分布概览 | 第12-14页 |
(二) 小学生命教育的有关文献概览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| 第14-19页 |
(三) 小学语文生命教育的文献概览及主要内容分析 | 第19-23页 |
四、研究目的 | 第23-24页 |
五、研究意义 | 第24页 |
六、研究方法 | 第24页 |
(一)内容分析法 | 第24页 |
(二)文献研究法 | 第24页 |
七、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(一)研究方法的创新 | 第24页 |
(二)研究内容的创新 | 第24-25页 |
注释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内容分析法 | 第28-32页 |
一、内容分析法的发展历史 | 第28页 |
二、内容分析法的定义 | 第28-29页 |
三、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对象 | 第29页 |
四、内容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| 第29-30页 |
(一)抽出文献样本 | 第29-30页 |
(二)界定类别内容 | 第30页 |
(三)界定记录单位 | 第30页 |
(四)语境单位 | 第30页 |
(五)点算体系 | 第30页 |
五、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| 第30-31页 |
(一)研究中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并重 | 第31页 |
(二)研究的客观性强 | 第31页 |
(三)研究过程可以重复 | 第31页 |
(四)研究比较节省经费 | 第31页 |
注释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华特士的生命教育理论 | 第32-45页 |
一、华特士简介 | 第32-33页 |
二、华特士生命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33-44页 |
(一)帮助孩子成为一个“成功”的人 | 第33-34页 |
(二)引领学生走向“生命成熟” | 第34-38页 |
(三)华特士生命教育理论的实施策略 | 第38-44页 |
注释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选文的数量统计与存在问题 | 第45-53页 |
一、本研究的实施步骤 | 第45-46页 |
二、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选文的数量统计与分布 | 第46-50页 |
(一)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选文的总数量统计与分布 | 第46-48页 |
(二)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关于“帮助孩子成为一个‘成功’的人”选文的数量统计与分布 | 第48-49页 |
(三)小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关于“引领学生走向‘生命成熟’”选文的数量统计与分布 | 第49-50页 |
三、小学语文教材生命教育选文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2页 |
(一)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对于疏导负面情感不够重视 | 第50-51页 |
(二)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对获取“快乐本身”和迎接“人生挑战”重视不足 | 第51页 |
(三)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有关“生命成熟”的课文中各类比例不合理 | 第51-52页 |
注释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改进策略及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| 第53-59页 |
一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改进策略 | 第53-54页 |
(一)小学语文教材选文要符合生命教育要求 | 第53-54页 |
(二)提升教材编写人员的生命教育意识 | 第54页 |
二、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出的建议 | 第54-58页 |
(一)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紧扣生活经验 | 第55-56页 |
(二)将想象学习法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| 第56-57页 |
(三)通过识别生命“比重”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| 第57-58页 |
注释 | 第58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