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舞蹈论文--舞蹈理论论文--舞蹈评论、欣赏论文

历史·身体·记忆--贵州省赫章县苗族大迁徙舞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绪论第9-15页
 一、论文选题意义与目的第9-10页
 二、研究相关动态第10-13页
 三、研究方法与理论第13-15页
第一章 大迁徙舞与苗族迁徙历史第15-24页
 第一节 众说纷纭的大迁徙舞第15-17页
 第二节 大迁徙舞与苗族其他支系迁徙舞蹈的比较第17-22页
  一、苗族各支系的迁徙舞蹈掠影第17-19页
  二、共性与个性分析第19-22页
   (一) 苗族各支系迁徙舞蹈的共性分析第19-20页
   (二) 大迁徙舞与苗族其他支系迁徙舞蹈的个性分析第20-22页
 第三节 大迁徙舞的成因第22-24页
  一、以歌舞记事的文化传统第22-23页
  二、浓郁的祖先崇拜文化氛围第23-24页
第二章 大迁徙舞的形态分析第24-41页
 第一节 大迁徙舞的形式第24-36页
  一、舞蹈角色第24-26页
   (一) 历史的复现者第24-25页
   (二) 情感的物化者第25页
   (三) 情景的展示者第25-26页
  二、舞蹈动作第26-28页
  三、舞蹈队形第28-30页
  四、服饰、道具、音乐第30-36页
 第二节 大迁徙舞的形态特征第36-41页
  一、模拟性第36页
  二、象征性第36-38页
  三、叙事性第38-40页
  四、祭祀性第40-41页
第三章 大迁徙舞的文化解析与社会功能第41-51页
 第一节 大迁徙舞的文化解析第41-46页
  一、迁徙文化的来源解析第41-42页
  二、民族精神与主题思想的解析——大花苗支系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与浓厚的迁徙情节第42-46页
 第二节 大苗族迁徙芦笙舞的社会功能第46-51页
  一、促进民族认同第46-47页
  二、增进民族情感第47-48页
  三、强化价值取向第48-51页
结语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
下一篇:西安都城隍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