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9页 |
1.1 前言 | 第11页 |
1.2 聚氯乙烯及其加工助剂 | 第11-19页 |
1.2.1 聚氯乙烯 | 第12-13页 |
1.2.2 聚氯乙烯的加工助剂 | 第13-19页 |
1.2.2.1 增塑剂 | 第13-14页 |
1.2.2.2 热稳定剂 | 第14-17页 |
1.2.2.3 润滑剂 | 第17-18页 |
1.2.2.4 其他加工助剂 | 第18-19页 |
1.3 PVC的改性研究 | 第19-23页 |
1.3.1 物理共混改性 | 第19-21页 |
1.3.2 交联改性 | 第21-23页 |
1.3.2.1 辐射交联 | 第21-22页 |
1.3.2.2 共混交联 | 第22页 |
1.3.2.3 化学交联 | 第22-23页 |
1.4 PVC基纤维的研究进展 | 第23-28页 |
1.4.1 PVC纤维成型工艺 | 第24-26页 |
1.4.1.1 湿法纺丝 | 第24页 |
1.4.1.2 干法纺丝 | 第24-25页 |
1.4.1.3 熔融纺丝 | 第25-26页 |
1.4.2 PVC基纤维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1.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PVC发用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9-45页 |
2.1 实验原料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9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2.2 PVC纤维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2.3 测试及表征 | 第31-33页 |
2.3.1 流变性测试 | 第31-32页 |
2.3.2 热失重(TGA)测试 | 第32页 |
2.3.3 X射线衍射(XRD)测试 | 第32页 |
2.3.4 小角X射线散射(SAXS)测试 | 第32-33页 |
2.3.5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| 第33页 |
2.3.6 显微镜观察PVC纤维形态 | 第33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44页 |
2.4.1 PVC的流变性 | 第33-38页 |
2.4.1.1 PVC配方的流动状态的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4.1.2 PVC转矩流变性 | 第35-36页 |
2.4.1.3 PVC的剪切流变性 | 第36-37页 |
2.4.1.4 PVC的拉伸流变性 | 第37-38页 |
2.4.2 PVC纤维的热稳定性 | 第38-39页 |
2.4.3 PVC纤维的结构 | 第39-41页 |
2.4.4 PVC纤维力学性能 | 第41-43页 |
2.4.4.1 拉伸温度对PVC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2.4.4.2 拉伸倍数对PVC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2.4.5 显微镜观察结果及分析 | 第43-44页 |
2.5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三章 PVC/CPVC发用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| 第45-58页 |
3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45-46页 |
3.1.1 实验原料 | 第45页 |
3.1.2 实验仪器 | 第45-46页 |
3.2 PVC/CPVC纤维的制备 | 第46-47页 |
3.3 测试及表征 | 第47-48页 |
3.3.1流变性测试 | 第47页 |
3.3.2 热失重(TGA)测试 | 第47页 |
3.3.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(DSC)测试 | 第47-48页 |
3.3.4 扫描电镜(SEM)观察 | 第48页 |
3.3.5 显微镜观察PVC纤维形态 | 第48页 |
3.3.6 PVC/CPVC纤维极限氧指数测试 | 第48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7页 |
3.4.1 PVC/CPVC复合材料的流变性 | 第48-52页 |
3.4.1.1 表观黏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3.4.1.2 拉伸黏度与拉伸速率之间的关系 | 第49-51页 |
3.4.1.3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 | 第51-52页 |
3.4.2 PVC/CPVC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| 第52-54页 |
3.4.3 PVC/CPVC复合材料DSC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4.4 PVC/CPVC复合纤维的形态 | 第55-56页 |
3.4.4.1 PVC/CPVC复合纤维的形态(SEM) | 第55页 |
3.4.4.2 PVC/CPVC复合纤维的表面和截面形态 | 第55-56页 |
3.4.5 PVC/CPVC复合纤维的极限氧指数 | 第56-57页 |
3.5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| 第58-71页 |
4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58-59页 |
4.1.1 实验原料 | 第58页 |
4.1.2 实验仪器 | 第58-59页 |
4.2 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的制备 | 第59-60页 |
4.3 测试及表征 | 第60-61页 |
4.3.1 红外光谱(FT-IR)测试 | 第60页 |
4.3.2 X射线衍射(XRD)测试 | 第60-61页 |
4.3.3 扫描电镜(SEM)观察 | 第61页 |
4.3.4 X射线能谱(EDS)元素分析 | 第61页 |
4.3.5 热失重(TGA)测试 | 第61页 |
4.3.6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| 第61页 |
4.3.7 改性PVC/CPVC纤维热收缩率测试 | 第61页 |
4.3.8 显微镜观察PVC/CPVC纤维形态 | 第61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70页 |
4.4.1 化学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FTIR分析 | 第62页 |
4.4.2 物理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XRD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4.3 物理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EDS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4.4 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的热稳定性 | 第64-66页 |
4.4.5 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的强度 | 第66-67页 |
4.4.6 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的热收缩性 | 第67页 |
4.4.7 改性PVC/CPVC发用纤维的外观 | 第67-70页 |
4.4.7.1 改性PVC/CPVC复合纤维表面和截面形态 | 第67-68页 |
4.4.7.2 PVC/CPVC复合纤维外观 | 第68-70页 |
4.5 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PVC/CPVC发用纤维的后处理及性能表征 | 第71-80页 |
5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71页 |
5.1.1 实验原料 | 第71页 |
5.1.2 实验仪器 | 第71页 |
5.2 后处理PVC/CPVC发用纤维的制备 | 第71-72页 |
5.3 测试及表征 | 第72-73页 |
5.3.1 增塑剂萃取量测试 | 第72页 |
5.3.2 热失重(TGA)测试 | 第72页 |
5.3.3 扫描电镜(SEM)观察 | 第72页 |
5.3.4 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| 第72页 |
5.3.5 后处理PVC/CPVC纤维热收缩率测试 | 第72-73页 |
5.3.6 后处理PVC/CPVC纤维极限氧指数测试 | 第73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73-79页 |
5.4.1 增塑剂萃取量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4.2 后处理PVC/CPVC发用纤维的热稳定性 | 第74-76页 |
5.4.3 后处理PVC/CPVC发用纤维的形态 | 第76页 |
5.4.4 后处理PVC/CPVC发用纤维的力学性能 | 第76-77页 |
5.4.5 后处理PVC/CPVC发用纤维的热收缩率 | 第77-78页 |
5.4.6 后处理PVC/CPVC发用纤维的极限氧指数 | 第78-79页 |
5.5 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附录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