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

大豆乳清废水中β-淀粉酶的高效提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符号说明第10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大豆乳清废水国内外综合利用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大豆乳清废水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大豆乳清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2 β-淀粉酶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β-淀粉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β-淀粉酶酶学性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β-淀粉酶的应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β-淀粉酶来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β-淀粉酶的提取纯化工艺第16-19页
    1.3 超滤技术在酶制剂中的应用基础第19-21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第22-23页
第2章 β-淀粉酶的超滤浓缩过程研究第23-37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仪器与设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超滤实验装置第25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大豆乳清废水的预处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UF浓缩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跨膜压差的计算以及膜通量、截留率的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膜的清洗再生第26页
    2.4 分析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β-淀粉酶活力测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粗蛋白质含量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蛋白质分子量分布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总糖含量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总固形物含量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灰分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统计学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2.5 结果与讨论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麦芽糖标准曲线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大豆乳清主要成分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料液预处理结果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料液pH对超滤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操作温度对超滤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膜截留分子量的选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8 膜的清洗再生第34-3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3章 β-淀粉酶的纯化过程研究第37-47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实验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38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硫酸铵沉淀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超滤复滤浓缩纯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凝胶过滤色谱纯化第38页
    3.4 分析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3.5 结果与讨论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牛血清蛋白曲线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硫酸铵沉淀对酶活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超滤复滤浓缩对酶活的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凝胶过滤色谱纯化β-淀粉酶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β-淀粉酶提取纯化过程结果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4章 β-淀粉酶的主要酶学性质研究第47-54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7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实验材料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47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最适pH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H稳定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最适温度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温度稳定性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金属离子对酶稳定性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最适pH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pH稳定性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最适温度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温度稳定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金属离子对酶稳定性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与商品β-淀粉酶主要酶学性质比较第50-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4-55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4页
    5.2 创新点第54页
    5.3 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附录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天然产物大花鸡肉参酯甲和石杉碱甲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
下一篇:新型人源性穿膜肽机理研究及性质比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