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发展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发展 | 第11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2 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理论概述 | 第13-17页 |
2.1 城乡一体化内涵 | 第13页 |
2.2 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 | 第13-14页 |
2.2.1 农村土地的概念 | 第13页 |
2.2.2 农村土地产权 | 第13-14页 |
2.2.3 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 | 第14页 |
2.3 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 | 第14-17页 |
2.3.1 直接式流转模式 | 第15页 |
2.3.2 政府参与的间接式流转模式 | 第15页 |
2.3.3 中介参与的间接式土地流转模式 | 第15-17页 |
3 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3.1 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3.1.1 城乡二元体制的转变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| 第17页 |
3.1.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| 第17-18页 |
3.2 农村土地流转开启城乡一体化新路径 | 第18-19页 |
3.2.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,促进城镇化进程 | 第18页 |
3.2.2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,形成互补的城乡经济 | 第18页 |
3.2.3 解放农村生产要素,加快城乡间的流通 | 第18-19页 |
4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与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| 第19-26页 |
4.1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现状 | 第19-21页 |
4.1.1 测评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模式 | 第19-20页 |
4.1.2 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现状分析 | 第20-21页 |
4.2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| 第21-24页 |
4.2.1 土地流转进程加快,但期限短 | 第22页 |
4.2.2 土地流转规模小 | 第22-23页 |
4.2.3 土地流转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| 第23页 |
4.2.4 土地流转模式较为单一,新型模式尚在探索阶段 | 第23-24页 |
4.2.5 土地流转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 | 第24页 |
4.3 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6页 |
4.3.1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 | 第24-25页 |
4.3.2 农村土地流转运作不规范 | 第25页 |
4.3.3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完善 | 第25页 |
4.3.4 规模经营者融资困难 | 第25页 |
4.3.5 流转出土地后农民的后续保障成难题 | 第25-26页 |
5 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35页 |
5.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| 第26-27页 |
5.2 非农业化发展水平 | 第27-28页 |
5.3 农业机械化水平 | 第28-29页 |
5.4 种植业生产结构 | 第29-30页 |
5.5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| 第30-31页 |
5.6 城乡一体化水平 | 第31页 |
5.7 其他影响因素 | 第31-32页 |
5.7.1 劳动力文化水平 | 第31页 |
5.7.2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| 第31-32页 |
5.7.3 政府规制行为 | 第32页 |
5.8 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| 第32-35页 |
6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| 第35-41页 |
6.1 部分发达国家农村土地流转 | 第35-37页 |
6.1.1 美国的土地流转 | 第35-36页 |
6.1.2 英国的土地流转 | 第36页 |
6.1.3 法国的土地流转 | 第36页 |
6.1.4 日本的土地流转 | 第36-37页 |
6.2 部分发展中国家农村土地流转 | 第37-38页 |
6.2.1 越南的土地流转 | 第37页 |
6.2.2 巴西的土地流转 | 第37-38页 |
6.3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启示 | 第38-41页 |
6.3.1 明晰的土地产权是土地流转的前提 | 第38-39页 |
6.3.2 规模经营是土地流转的目的 | 第39页 |
6.3.3 补偿机制的确立保护农民权益 | 第39页 |
6.3.4 政府的支持是关键 | 第39-41页 |
7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性建议 | 第41-48页 |
7.1 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| 第41-42页 |
7.2 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 | 第42-43页 |
7.2.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体制 | 第42-43页 |
7.2.2 发展农地流转中介组织 | 第43页 |
7.3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,加强土地流转监管 | 第43-45页 |
7.3.1 规范流出方行为 | 第43-44页 |
7.3.2 引导流出方行为 | 第44-45页 |
7.3.3 加强政府引导、监督职能 | 第45页 |
7.4 推广流转新形式 | 第45-46页 |
7.4.1 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| 第45页 |
7.4.2 推行土地信托流转模式 | 第45-46页 |
7.4.3 推行土地银行流转模式 | 第46页 |
7.5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配套服务体系 | 第46-48页 |
7.5.1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 | 第46页 |
7.5.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6-47页 |
7.5.3 优化农业保险服务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