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的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量子隐形传态 | 第13-15页 |
1.2.2 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1.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预备知识 | 第19-31页 |
2.1 Hilbert空间与张量积 | 第19-22页 |
2.1.1 Hilbert空间 | 第19-21页 |
2.1.2 张量积运算 | 第21-22页 |
2.1.3 矩阵的迹 | 第22页 |
2.2 量子力学的四个假设 | 第22-25页 |
2.3 密度算子与不可克隆定理 | 第25-27页 |
2.3.1 系综 | 第25-26页 |
2.3.2 约化密度算子 | 第26页 |
2.3.3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| 第26-27页 |
2.4 量子纠缠度量与量子线路 | 第27-30页 |
2.4.1 量子纠缠与度量 | 第27-29页 |
2.4.2 量子线路 | 第29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维度不等量子系统中安全通信 | 第31-51页 |
3.1 经典量子隐形传态 | 第31-34页 |
3.2 基于最大纠缠信道的量子信息分裂 | 第34-41页 |
3.2.1 三维量子信息的分裂 | 第34-39页 |
3.2.2 d维量子信息的分裂 | 第39-41页 |
3.3 基于非最大纠缠信道的隐形传态 | 第41-49页 |
3.3.1 四维量子信息的隐形传态 | 第41-46页 |
3.3.2 d维量子信息的隐形传态 | 第46-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可控双向隐形传态 | 第51-70页 |
4.1 二维量子信息的可控双向隐形传态 | 第51-57页 |
4.1.1 信道纠缠态的制备 | 第52-54页 |
4.1.2 可控双向隐形传态 | 第54-57页 |
4.2 d维量子信息的可控双向隐形传态 | 第57-68页 |
4.2.1 信道纠缠态的制备 | 第57-60页 |
4.2.2 可控双向隐形传态 | 第60-68页 |
4.2.2.1 三维量子信息的隐形传态 | 第61-66页 |
4.2.2.2 d维量子信息的隐形传态 | 第66-6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70-95页 |
5.1 2?→1 型的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70-86页 |
5.1.1 基于最大纠缠信道的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71-75页 |
5.1.2 基于非最大纠缠信道的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75-81页 |
5.1.3 基于非最大纠缠信道的可控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81-86页 |
5.2 3?→1 型的可控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86-93页 |
5.2.1 非最大纠缠信道的制备 | 第86-88页 |
5.2.2 可控远程量子信息集中 | 第88-9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93-9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5-98页 |
6.1 总结 | 第95-96页 |
6.2 展望 | 第96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8页 |
附录A | 第108-117页 |
A.0.1 三维量子态的分裂 | 第108-110页 |
A.0.2 四维量子信息的隐形传态 | 第110-115页 |
A.0.3 基于非最大纠缠信道的远程信息集中 | 第115-117页 |
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7-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