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管理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课题来源、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1页 |
1.1.2 课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3 课题意义 | 第12页 |
1.2 智能家居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智能家居系统总体方案论证 | 第15-22页 |
2.1 家庭组网技术选择 | 第15-18页 |
2.1.1 几种短距离无线网络比较 | 第15-17页 |
2.1.2 ZigBee用于家庭组网的可行性 | 第17-18页 |
2.2 主要理论、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| 第18-21页 |
2.2.1 解决问题的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| 第2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核心技术综述 | 第22-39页 |
3.1 ZIGBEE技术 | 第22-24页 |
3.1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3页 |
3.1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2 ZIGBEE协议栈原理 | 第24-31页 |
3.2.1 Zigbee设备类型 | 第24-25页 |
3.2.2 寻址 | 第25-28页 |
3.2.3 ZDO消息请求 | 第28-30页 |
3.2.4 便携式设备 | 第30页 |
3.2.5 端到端确认 | 第30页 |
3.2.6 其他 | 第30-31页 |
3.2.7 安全(Security) | 第31页 |
3.3 ANDROID系统简介 | 第31-33页 |
3.4 物联网技术 | 第33-37页 |
3.4.1 Android系统与物联网 | 第33页 |
3.4.2 物联网的B/S模式与C/S模式 | 第33-36页 |
3.4.3 物联网应用设计 | 第36-37页 |
3.5 ANDROID物联网应用之网络交互协议 | 第37-38页 |
3.5.1 TCP/IP协议 | 第37-38页 |
3.5.2 程序通信协议 | 第38页 |
3.6 无线传感器技术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智能家居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| 第39-45页 |
4.1 KEIL UVISION工程环境建立 | 第39-41页 |
4.2 IAR 8.1.0 集成开发环境 | 第41-43页 |
4.3 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45-79页 |
5.1 系统设计概述 | 第45-53页 |
5.1.1 A8嵌入式网关软件设计及架构 | 第45-47页 |
5.1.2 ARM智能节点和电源部分 | 第47-49页 |
5.1.3 客户端APP程序设计 | 第49-51页 |
5.1.4 APP UI界面设计 | 第51-53页 |
5.2 系统硬件实现概述 | 第53-56页 |
5.2.1 节点串口通信连接情况 | 第53-54页 |
5.2.2 VP230 CAN总线收发器芯片介绍 | 第54页 |
5.2.3 CAN硬件部分介绍 | 第54-55页 |
5.2.4 CC2530芯片介绍 | 第55-56页 |
5.2.5 转换器(ADC) | 第56页 |
5.2.6 物联网应用设计 | 第56页 |
5.3 系统软件的编程思想及实现 | 第56-79页 |
5.3.1 TI Z-Stack | 第56-63页 |
5.3.2 APP核心软件设计与编程 | 第63页 |
5.3.3 主界面软件编程思想及实现 | 第63-68页 |
5.3.4 智能传感软件编程思想及实现 | 第68-76页 |
5.3.5 家居智能控制软件编程思想及实现 | 第76-79页 |
第六章 智能家居应用软件 | 第79-86页 |
6.1 主界面 | 第79-80页 |
6.2 智能控制 | 第80-83页 |
6.2.1 电磁锁控制的展示 | 第80-82页 |
6.2.2 智能传感界面的展示 | 第82-83页 |
6.3 主要代码 | 第83-85页 |
6.4 本章小节 | 第85-86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9页 |
7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86-87页 |
7.2 工作展望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