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县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实施路径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导论 | 第8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9-10页 |
1.4 主要目标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述评 | 第11-17页 |
2.1 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| 第11-12页 |
2.2 能源—经济—环境的(3E)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3 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2.4 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5 评述 | 第15-17页 |
3 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| 第17-30页 |
3.1 循环经济模式 | 第17-19页 |
3.2 低碳模式 | 第19-21页 |
3.3 产业链模式 | 第21-25页 |
3.4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| 第25-27页 |
3.5 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| 第27-30页 |
4 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条件因素 | 第30-35页 |
4.1 自然资源是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 | 第30-31页 |
4.2 保护环境是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提 | 第31页 |
4.3 社会和谐是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本质 | 第31-32页 |
4.4 科学技术是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 | 第32-33页 |
4.5 人才资源是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 | 第33页 |
4.6 资本要素是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 | 第33-34页 |
4.7 产业政策是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保障 | 第34-35页 |
5 F县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| 第35-42页 |
5.1 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| 第35-36页 |
5.2 能源产业技术内生发展模式 | 第36-37页 |
5.3 能源产业链的多维度延伸发展模式 | 第37-39页 |
5.4 能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| 第39-42页 |
6 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路径 | 第42-47页 |
6.1 加强能源产业资源的整合 | 第42-43页 |
6.2 鼓励多种所有制的能源企业结构 | 第43-44页 |
6.3 引导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| 第44-45页 |
6.4 实现能源发展的循环经济 | 第45-47页 |
7 F县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| 第47-54页 |
7.1 突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| 第47-48页 |
7.2 发挥政府的调控和监管能力 | 第48-50页 |
7.3 实现资本、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| 第50-51页 |
7.4 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| 第51-52页 |
7.5 加强能源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