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药物学论文--兽医药理学论文

芳樟醇通过激活Nrf-2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14-15页
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5-29页
    第一章 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的研究进展第1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多杀性巴氏杆菌简介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致病的毒力因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脂多糖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外膜蛋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荚膜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临床症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禽巴氏杆菌病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猪巴氏杆菌病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牛巴氏杆菌病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4 兔巴氏杆菌病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5 鹿巴氏杆菌病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预防与治疗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炎性因子和 SOD 在炎症中的作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白介素-1(IL-1)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白介素-6(IL-6)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 白介素-8(IL-8)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5 活性氧 (ROS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6 过氧化物歧化酶 (SOD)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炎性通路的研究进展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 脂多糖诱导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 Nrf-2 信号转导通路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1 Nrf-2 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2 Keap-1 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3 Nrf-2 的激活机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3.1 Nrf-2 直接磷酸化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3.2 Keap-1 构象改变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3.3 竞争性抑制方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 Nrf-2 调节的主要基因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.1 麸胱肽合成酶(GCL)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.2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(GST)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.3 NADPH 醌氧化还原酶 1(NQO1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.4 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.5 环氧水解酶(EHs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4.6 血红素氧合酶-1(HO-1)第25-26页
    第二章 芳樟醇的研究进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芳樟醇的化学结构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芳樟醇的理化性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芳樟醇的人工合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芳樟醇的药理作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 镇静作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 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3 抗龋齿作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4 抑菌作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结语第28-29页
第二篇 实验部分第29-57页
    第一章 芳樟醇对 Nrf-2 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 细胞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 药品和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 主要仪器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4 实验所用试剂的配置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细胞培养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MTT 法测定芳樟醇的细胞毒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Western blot 法检测 Nrf-2、HO-1 的蛋白表达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细胞培养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提取蛋白样品并测定其含量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SDS-PAGE 电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 EMSA 法检测 Nrf-2 蛋白 DNA 的结合活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1 细胞培养、细胞核蛋白提取以及核蛋白定量分别按“2.3.1”与“2.3.2”进行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2 探针合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3 EMSA 反应体系配置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4 电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结果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芳樟醇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芳樟醇对 Nrf-2 通路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芳樟醇对 Nrf-2 蛋白 DNA 结合活性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讨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小结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章 Nrf-2 在多杀性巴氏杆菌诱导炎症中的作用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材料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细胞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菌株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药品和试剂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仪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5 实验所用试剂的配置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方法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细胞培养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应用荧光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 Nrf-2 干扰 RNA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siRNA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细胞接板及转染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干扰效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.1 引物设计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.2 总 RNA 提取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.3 逆转录成 cDNA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.4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扩增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Western Blot 检测干扰效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.1 转染及芳樟醇处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.2 细胞核蛋白的提取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.3 SDS-PAGE 电泳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ELISA 检测细胞因子 TNF-α,IL-6 的浓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结果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Nrf-2 mRNA 的表达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Western Blot 检测 Nrf-2 蛋白的表达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Nrf-2 在多杀性巴氏杆菌诱导炎症中的作用及芳樟醇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讨论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小结第46-47页
    第三章 芳樟醇对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的抑制作用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材料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菌株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动物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药品和试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 仪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方法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案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实验分组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小鼠经鼻接种多杀性巴氏杆菌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给药方案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保护率实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 髓过氧化物酶(MPO)的测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 组织病理学研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 炎性细胞因子测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 肺湿重/干重比测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7 BALF 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7.1 BALF 的收集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7.2 活性氧(ROS)测定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7.3 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测定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结果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 芳樟醇对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死亡率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 芳樟醇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小鼠肺组织中 MPO 活性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 芳樟醇对小鼠肺脏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 芳樟醇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小鼠肺脏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 芳樟醇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小鼠肺组织湿重/干重(W/D)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6 芳樟醇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小鼠 BALF 中 ROS 和 SOD 活性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讨论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 小结第56-57页
结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71页
导师简介第71-72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的法律适用
下一篇:莱州湾南岸海岸带地质环境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