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重、难点与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重、难点之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-15页
    1.5 数据来源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数据来源渠道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调查方法和调查形式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调查样本的选择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调查样本总体概述第16-18页
2 文献综述第18-28页
    2.1 违约风险定义第18-19页
    2.2 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形成机理的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2.3 商业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2.4 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3-27页
    2.5 文献述评第27-28页
3 灾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形成机理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3.1 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来源差异分析第28页
    3.2 政府行为对农房重建贷款违约的影响机理第28-31页
    3.3 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户道德风险形成机理第31-32页
    3.4 农户还款能力引发的违约风险形成机理第32-33页
4 灾后农房重建贷款的发放与管理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4.1 灾后农房重建贷款资格审核及贷款规模情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农房重建贷款资格审核情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农房重建贷款发放规模分析第34页
    4.2 灾后农房重建贷款的特征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农房重建贷款的抵押担保情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农房重建贷款的贷款方式、利率和贷款期限情况第35页
    4.3 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回收及违约贷款的处置情况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农房重建贷款的违约情况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农房重建贷款违约处理方式第36-37页
5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37-49页
    5.1 研究方法和样本实证分析数据情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研究方法概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证分析数据概况第38-39页
    5.2 样本统计性描述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调查样本户主基本情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调查样本农户家庭情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调查样本农户地震受灾及重建情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调查样本农户灾后农房重建融资情况第41-42页
    5.3 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变量选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农房重建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的Logit回归结果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5.4 结果讨论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政府重建贷款政策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的关系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农户受灾损失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的关系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农户民间借贷和其他银行贷款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的关系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农户主要收入来源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的关系第48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48-49页
6 结论及对策建议第49-5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政府灾后农房贷款政策显著加大贷款违约风险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农户受灾损失情况也会增加农房重建贷款违约风险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民间借贷降低农房重建贷款违约,其他银行借贷则加大其违约风险第50页
    6.2 完善政府对灾后农房重建援助方式的对策建议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降低政府对农房重建贷款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积极改善灾后农业产业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对受灾较重的农户进行定向补助,降低农户的受灾损失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鼓励民间借贷参与灾后重建,防止不同银行贷款间的相互影响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附录第61-65页
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典型预处理及几种去噪方法研究
下一篇:叠前复杂地震波场插值重建与噪声衰减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