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试验论文

基于多软件协同编程技术的汽车音响AM/FM测试系统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4页
    1.1 汽车音响前景及发展方向第11页
    1.2 音频质量测试的必要性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多软件协同编程的必要性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基本论点第12-13页
    1.5 测试系统常规的设计和测量参数第13-14页
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仿真第14-22页
    2.1 需求分析及参数选定和分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AM的实际要求及分析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FM实际要求及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AM/FM的频率范围要求和分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AM/FM的频点要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负载要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测试参数总结第16-17页
    2.2 FM的仿真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仿真条件设置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调制过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解调过程第20-22页
第三章 AM/FM测试系统设计第22-27页
    3.1 系统的基本架构第22页
    3.2 系统主要仪器选择及参数第22-24页
    3.3 AM/FM待测品的组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. 收音机主芯片TEF6657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. 天线保护电路第25-26页
    3.4 常规测量参数和测试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常规的测量参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常规的测量方法第26-27页
第四章 多软件协同编程设计技术第27-39页
    4.1 软件的设计流程第27-28页
    4.2 采用多软件协同编程的原因第28-29页
    4.3 多软件协同编程的优点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Lab View的特点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Test Stand的特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Supernova的特点第30-31页
    4.4 多软件协同编程的实现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多软件的关系及职责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软件架构设置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Labview关键代码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多软件编程的最终界面第37-39页
第五章 调试过程与结果分析第39-53页
    5.1 系统调试信号流程图第39-40页
    5.2 调试过程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测试仪器及板卡与电脑的通信检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产品上电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CAN总线的调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主系统输出信号测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信号采集和分析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FM输出信号的频响测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软件系统与硬件的集成和测量第48页
    5.3 调试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CAN通信不成功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信号发生器损坏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数据库不能正常工作第49页
    5.4 系统稳定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GR&R的概念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GR&R的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地方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GR&R的应用步骤第50页
    5.5 测量结果及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测量结果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GR&R结果评价第52-53页
第六章 结论第53-5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缺陷二氧化钛阻变及催化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
下一篇:汽车前照灯光型检测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