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7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三、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蒙古“多支点”外交战略 | 第17-25页 |
一、冷战后蒙古面临的困境 | 第17-19页 |
二、东北亚形势的变化及蒙古地缘战略价值的凸显 | 第19-21页 |
三、蒙古“多支点”外交战略的确立与发展 | 第21-25页 |
第二章 蒙古“多支点”外交战略的实施 | 第25-39页 |
一、平衡和发展与两大传统邻国的关系,确保自身独立 | 第25-29页 |
(一) 蒙俄从“睦邻传统伙伴关系”到“战略伙伴关系” | 第25-28页 |
(二) 蒙中“睦邻互信伙伴关系” | 第28-29页 |
二、引入第三邻国,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| 第29-35页 |
(一) 蒙美“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全面伙伴关系” | 第30-33页 |
(二) 蒙日“综合性伙伴关系” | 第33-35页 |
三、利用多边舞台,实现自身发展 | 第35-38页 |
(一) 蒙古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(二) 蒙古参与亚太地区国际组织 | 第36-37页 |
(三) 无核区地位 | 第37-38页 |
四、对蒙古“多支点”外交战略的评价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蒙古“多支点”外交战略框架下的中蒙关系 | 第39-57页 |
一、中蒙关系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| 第39-44页 |
(一) 领导人互访频繁,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| 第40页 |
(二) 经济合作稳步发展 | 第40-43页 |
(三) 军事合作积极稳妥推进 | 第43-44页 |
二、中蒙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4-50页 |
(一) 大国争夺对中蒙关系的不利影响 | 第44-45页 |
(二) 民众缺乏相互了解以及所谓的“中国威胁论” | 第45-46页 |
(三) 双方历史观的差异 | 第46-47页 |
(四) 泛蒙古主义与宗教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(五) 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 | 第49-50页 |
三、对促进中蒙关系发展的思考 | 第50-57页 |
(一) 密切关注蒙古与大国关系的发展,并积极采取对策 | 第50-51页 |
(二) 加强政治互信 | 第51页 |
(三) 进一步加强中蒙经贸合作 | 第51-53页 |
(四) 加强文化交流,消除“中国威胁论”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(五)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合作 | 第56-57页 |
结束语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后记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