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. 引言 | 第10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2.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方案 | 第12-22页 |
2.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| 第12页 |
2.2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| 第12-13页 |
2.3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| 第13-15页 |
2.3.1 系统闭环管理流程标准 | 第14-15页 |
2.4 数据管理 | 第15-17页 |
2.5 负荷管理 | 第17页 |
2.6 事件管理 | 第17-18页 |
2.7 系统管理 | 第18页 |
2.8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构成 | 第18-22页 |
2.8.1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站 | 第18-21页 |
2.8.2 云平台设计 | 第21-22页 |
3.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终端 | 第22-36页 |
3.1 负荷管理终端需求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1.1 系统组成 | 第22-23页 |
3.2 采集终端主要功能 | 第23-28页 |
3.2.1 采集功能 | 第23页 |
3.2.2 通讯功能 | 第23-24页 |
3.2.3 数据处理与存储 | 第24-26页 |
3.2.4 保电、剔除功能 | 第26页 |
3.2.5 事件记录 | 第26-27页 |
3.2.6 电能质量统计 | 第27页 |
3.2.7 对时 | 第27页 |
3.2.8 停电上传数据功能 | 第27页 |
3.2.9 中文信息发布 | 第27页 |
3.2.10 终端初始化 | 第27-28页 |
3.3 终端软件配置 | 第28-35页 |
3.3.1 采集终端标准采集任务配置 | 第28-29页 |
3.3.2 采集终端重要参数设置 | 第29-34页 |
3.3.3 其它要求 | 第34-35页 |
3.4 其他技术要求 | 第35-36页 |
4. 新型负荷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功能实现 | 第36-45页 |
4.1 电量电费管理 | 第36-39页 |
4.1.1 需求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2 防窃电管控 | 第39-40页 |
4.2.1 防窃电功能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3 计量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分析 | 第40-45页 |
4.3.1 单一设备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3.2 单一设备期间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3.3 群分析 | 第43页 |
4.3.4 计量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深化应用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件一 | 第50-62页 |
附件二 | 第62-69页 |
附件三 | 第69-7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