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 信道编码技术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3 协作通信技术概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协作通信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课题来源与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协作通信相关技术 | 第16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16-17页 |
2.2 调制解调技术 | 第17-19页 |
2.3 分集技术 | 第19-24页 |
2.3.1 分集技术基本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3.2 分集技术的种类 | 第20-22页 |
2.3.3 分集合并技术 | 第22-24页 |
2.4 协作通信常见协议 | 第24-28页 |
2.4.1 放大转发协议 | 第24-25页 |
2.4.2 解码转发协议 | 第25页 |
2.4.3 编码协作协议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基于LDPC码的联合信号空间分集技术的编码协作方案 | 第28-58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LDPC码介绍 | 第28-39页 |
3.2.1 二元LDPC码 | 第28-33页 |
3.2.2 多元LDPC码 | 第33-39页 |
3.3 信号空间分集 | 第39-42页 |
3.3.1 信号空间分集技术基本原理 | 第40页 |
3.3.2 由衰落信道到高斯信道的转变 | 第40-42页 |
3.4 本文提出的方案 | 第42-45页 |
3.5 性能仿真验证 | 第45-57页 |
3.5.1 外信息转移图基本原理 | 第45-48页 |
3.5.2 外信息转移图分析及系统仿真 | 第48-5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协作传输技术在多址接入中继信道场景中的应用 | 第58-74页 |
4.1 引言 | 第58页 |
4.2 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网络编码系统模型 | 第58-60页 |
4.3 本文提出方案 | 第60-65页 |
4.3.1 系统模型 | 第60-63页 |
4.3.2 联合迭代译码 | 第63-65页 |
4.4 性能仿真验证 | 第65-7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74-76页 |
5.1 论文总结 | 第74页 |
5.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附录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