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5页 |
一、本文选题的缘起及学术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前人研究成果 | 第11-13页 |
三、本文研究思路、方法、材料来源及文献 | 第13-15页 |
(一) 研究思路、方法 | 第13页 |
(二) 材料来源及文献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京津冀地区汉墓及相关地理信息概述 | 第15-54页 |
第一节 诸侯王(后)墓葬 | 第18-24页 |
一、汉代诸侯王(后)墓概述 | 第18-19页 |
二、京津冀地区汉代诸侯王(后)墓类别及其地理信息简述 | 第19-24页 |
(一) 崖洞墓 | 第20页 |
(二) 土坑墓 | 第20-24页 |
(三) 砖室墓 | 第24页 |
第二节 贵族阶层墓葬 | 第24-38页 |
一、汉代贵族阶层墓葬概述 | 第24-27页 |
(一) 列侯墓 | 第24-25页 |
(二) 诸侯王国贵族和高级官吏墓 | 第25-26页 |
(三) 地方官吏、豪强地主与富商墓葬 | 第26-27页 |
二、京津冀地区汉代贵族阶层墓类别及其地理信息简述 | 第27-38页 |
(一) 土坑墓 | 第27-30页 |
(二) 洞室墓 | 第30-31页 |
(三) 砖室墓 | 第31-38页 |
第三节 中小地主和平民墓葬 | 第38-52页 |
一、汉代中小地主和平民墓葬概述 | 第38-40页 |
二、京津冀地区中小地主和平民墓类别及其地理信息简述 | 第40-52页 |
(一) 土坑墓 | 第40-46页 |
(二) 洞室墓 | 第46-47页 |
(三) 砖室墓 | 第47-52页 |
第四节 等级及类型不明汉墓 | 第52-54页 |
第二章 京津冀地区汉墓地理分布的区域划分 | 第54-66页 |
第一节 区域划分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太行山南段东麓分布区 | 第56-57页 |
第三节 太行山中段东麓分布区 | 第57-58页 |
第四节 太行山北段东麓分布区 | 第58-59页 |
第五节 冀西北山地分布区 | 第59-60页 |
第六节 滦河中上游分布区 | 第60-61页 |
第七节 滦河下游丘陵地区分布区 | 第61页 |
第八节 北京及天津北部分布区 | 第61-63页 |
第九节 海河中上游分布区 | 第63-64页 |
第十节 海河中下游分布区 | 第64-66页 |
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各等级汉墓的地理学考察 | 第66-88页 |
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各等级汉墓所在的地貌部位 | 第66-70页 |
第二节 京津冀地区各等级汉墓朝向分析 | 第70-74页 |
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汉墓分布与人口的关系 | 第74-83页 |
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汉墓分布和古城址的关系 | 第83-88页 |
结语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6页 |
附录 | 第96-101页 |
后记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