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锂离子电池的概况 | 第9-11页 |
1.1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| 第9页 |
1.1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9-11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素材料 | 第11-12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负极锡基材料 | 第12页 |
1.2.3 锂离子电池负极硅基材料 | 第12-13页 |
1.2.4 锂离子电池负极钛酸锂材料 | 第13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负极二氧化钛材料的研究 | 第13-17页 |
1.3.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的结构 | 第13-14页 |
1.3.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的制备 | 第14-17页 |
1.3.2.1 水热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.2 静电纺丝法 | 第15页 |
1.3.2.3 溶胶凝胶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一维结构氧化钛的静电纺丝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17-29页 |
2.1 实验目的 | 第17页 |
2.2 实验原料 | 第17-18页 |
2.3 实验仪器 | 第18页 |
2.4 实验步骤 | 第18-20页 |
2.4.1 配制纺丝前驱体溶液 | 第18页 |
2.4.2 纤维结构锐钛矿氧化钛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2.4.3 样品的表征 | 第19页 |
2.4.4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19-20页 |
2.5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8页 |
2.5.1 物相与形貌 | 第20-22页 |
2.5.2 电化学性能 | 第22-2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纳米氧化钛颗粒的水热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29-39页 |
3.1 实验目的 | 第29页 |
3.2 实验原料 | 第29页 |
3.3 实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3.4 实验步骤 | 第30-31页 |
3.4.1 样品的制备 | 第30页 |
3.4.2 样品的表征 | 第30页 |
3.4.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30-31页 |
3.5 添加不同分散剂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8页 |
3.5.1 样品的物相与形貌 | 第31-34页 |
3.5.2 电化学性能 | 第34-3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氧化钛的碳复合研究 | 第39-54页 |
4.1 实验目的 | 第39页 |
4.2 实验原料 | 第39页 |
4.3 实验仪器 | 第39-40页 |
4.4 实验步骤 | 第40-41页 |
4.4.1 样品的制备 | 第40页 |
4.4.2 样品的表征 | 第40-41页 |
4.4.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41页 |
4.5 静电纺丝法碳复合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4.5.1 热处理条件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4.5.2 样品的物相与形貌 | 第43-45页 |
4.5.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45-46页 |
4.6 水热法碳复合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2页 |
4.6.1 热处理条件的确定 | 第46-48页 |
4.6.2 样品的物相与形貌 | 第48-50页 |
4.6.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| 第50-52页 |
4.7 分析与讨论 | 第52-53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