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英文缩略语表(Abbreviation)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4-33页 |
1.1 狂犬病及狂犬病毒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1.1 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 | 第14-15页 |
1.1.2 狂犬病的临床特征 | 第15-16页 |
1.2 狂犬病毒病原特征 | 第16-21页 |
1.2.1 狂犬病毒的分类 | 第17页 |
1.2.2 狂犬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| 第17-18页 |
1.2.3 狂犬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| 第18-19页 |
1.2.4 狂犬病毒各结构蛋白的功能 | 第19-21页 |
1.3 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过程 | 第21-25页 |
1.3.1 病毒的感染过程 | 第22页 |
1.3.2 病毒的复制过程 | 第22-25页 |
1.4 狂犬病的防控 | 第25-29页 |
1.4.1 狂犬病的预防 | 第25页 |
1.4.2 传统的狂犬病疫苗 | 第25-26页 |
1.4.3 减毒狂犬病疫苗 | 第26-29页 |
1.5 狂犬病毒先导RNA研究进展 | 第29-33页 |
1.5.1 先导RNA的产生 | 第29-30页 |
1.5.2 先导RNA与狂犬病毒蛋白 | 第30-31页 |
1.5.3 先导RNA与宿主蛋白 | 第31页 |
1.5.4 先导RNA与免疫 | 第31-33页 |
第2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53页 |
3.1 材料 | 第34-39页 |
3.1.1 毒株与细胞 | 第34页 |
3.1.2 实验动物 | 第34页 |
3.1.3 载体与质粒 | 第34-35页 |
3.1.4 主要药品与试剂 | 第35-36页 |
3.1.5 培养基 | 第36-38页 |
3.1.6 实验设备 | 第38-39页 |
3.2 方法 | 第39-53页 |
3.2.1 病毒扩增和毒价测定 | 第39-40页 |
3.2.2 shRNA的设计与表达载体构建 | 第40-41页 |
3.2.3 重组腺相关病毒(AAV)包装 | 第41-42页 |
3.2.4 相对荧光定量检测Hsc70的mRNA、病毒先导RNA和基因组RNA水平 | 第42-44页 |
3.2.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| 第44-45页 |
3.2.6 体外转录合成先导RNA和对照RNA | 第45-46页 |
3.2.7 RNA结合蛋白pull down实验 | 第46-47页 |
3.2.8 RNA免疫共沉淀 | 第47-48页 |
3.2.9 非编码RNA过表达 | 第48-49页 |
3.2.10 凝胶迁移实验(EMSA)分析RNA与蛋白互作 | 第49页 |
3.2.1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狂犬病毒感染 | 第49-51页 |
3.2.12 动物实验 | 第51-52页 |
3.2.13 RNA结构分析 | 第52页 |
3.2.14 统计学分析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86页 |
4.1 狂犬病毒安徽株DRV-AH08先导RNA的结构 | 第53-58页 |
4.1.1 狂犬病毒安徽株(DRV-AH08)先导RNA转录终止位点确定 | 第53-55页 |
4.1.2 DRV-AH08先导RNA转录起始位点确定 | 第55-57页 |
4.1.3 DRV-AH08先导RNA二级结构预测 | 第57-58页 |
4.2 在体外和体内过表达先导RNA均能抑制RABV的感染 | 第58-67页 |
4.2.1 构建用于过表达小RNA的AAV载体 | 第58-61页 |
4.2.2 在SK-N-SH细胞上过表达先导RNA能抑制RABV的感染 | 第61-65页 |
4.2.3 在小鼠脑内过表达先导RNA能抑制RABV感染 | 第65-67页 |
4.3 先导RNA通过抑制RABV的N蛋白与基因组结合来抑制RABV的复制 | 第67-70页 |
4.3.1 在SK-N-SH细胞上过表达先导RNA能降低RABV基因组RNA水平 | 第67-68页 |
4.3.2 先导RNA能抑制RABV的N蛋白与基因组RNA结合 | 第68-70页 |
4.4 先导RNA能与宿主蛋白Hsc70互作 | 第70-74页 |
4.4.1 研究先导RNA互作蛋白的方法 | 第70-71页 |
4.4.2 先导RNA互作蛋白 | 第71-74页 |
4.4.3 先导RNA与Hsc70互作 3D结构模拟 | 第74页 |
4.5 抑制Hsc70的表达能上调先导RNA的水平并抑制RABV复制 | 第74-79页 |
4.5.1 shRNA敲低Hsc70的表达水平 | 第74-75页 |
4.5.2 Hsc70表达水平降低能上调先导RNA的表达 | 第75-76页 |
4.5.3 Hsc70表达水平降低后RABV毒价降低 | 第76-77页 |
4.5.4 RABV在不同的感染阶段对Hsc70表达水平产生不同影响 | 第77-79页 |
4.6 Hsc70可以通过调节先导RNA的水平来影响RABV的复制 | 第79-82页 |
4.7 先导RNA在RABV暴露后预防中有潜在的作用 | 第82-86页 |
4.7.1 RABV感染后再过表达先导RNA仍能抑制RABV | 第82-84页 |
4.7.2 VSV感染后再过表达先导RNA对VSV复制水平没有影响 | 第84-85页 |
4.7.3 感染RABV的小鼠接种过表达先导RNA的AAV可以提高存活率 | 第85-86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86-92页 |
5.1 RABV先导RNA的长度 | 第86-87页 |
5.2 RABV先导RNA的功能 | 第87-89页 |
5.3 RABV先导RNA的互作蛋白 | 第89-90页 |
5.4 RABV先导RNA可用于RABV暴露后预防 | 第90-92页 |
结论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09页 |
附录 | 第109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