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| 1.2 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1-14页 |
| 1.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简介 | 第14-15页 |
| 1.4 论文的结构 | 第15页 |
| 1.5 本论文的工作特色和难点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的相关技术 | 第17-28页 |
| 2.1 虚拟仿真软件介绍 | 第17-20页 |
| 2.2 建立地震数据处理虚拟仿真平台的实现流程 | 第20-21页 |
| 2.3 基于LabVIEW搭建地震数据处理虚拟仿真平台的相关技术介绍 | 第21-28页 |
| 第3章 地震数据处理平台涉及数据以及文件的介绍 | 第28-49页 |
| 3.1 地震数据以及地震数据处理 | 第28-29页 |
| 3.2 虚拟仿真平台的原始地震数据说明 | 第29-34页 |
| 3.3 常规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| 第34-45页 |
| 3.4 虚拟仿真平台地震数据处理基本流程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| 3.5 虚拟仿真平台相关数据以及文件的选择 | 第46-49页 |
| 第4章 利用LabVIEW和MYSQL数据库模拟地震数据处理流程 | 第49-59页 |
| 4.1 建立数据源 | 第49页 |
| 4.2 设计用户操作界面 | 第49-57页 |
| 4.3 WEB服务器端发布VI | 第57-59页 |
| 第5章 地震数据处理虚拟仿真平台的实现 | 第59-65页 |
| 5.1 观测系统定义 | 第59-60页 |
| 5.2 加载数据 | 第60页 |
| 5.3 速度分析与NMO | 第60-61页 |
| 5.4 DMO成像 | 第61-62页 |
| 5.5 偏移成像 | 第62-63页 |
| 5.6 结果分析 | 第63-65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65-67页 |
| 6.1 总结 | 第65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