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犯罪学论文

基于公共监管视角下银行卡犯罪的对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3 文章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1.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3-14页
第2章 理论综述第14-25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银行卡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银行卡犯罪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监管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公共监管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法律不完备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第20页
    2.3 银行卡犯罪治理文献概述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文献概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文献概述第21-22页
    2.4 公共监管文献概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外文献概述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内文献概述第23-24页
    2.5 文献评述第24-25页
第3章 银行卡犯罪的现状与成因分析第25-33页
    3.1 银行卡犯罪的现状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当事人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案例发生地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案由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3.2 银行卡犯罪的成因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立法不足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缺乏有效的银行卡产业监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涉及电子银行业务的银行卡监管落后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公众防范意识不强第32-33页
第4章 相关案例分析第33-40页
    4.1 复制卡盗刷案例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4.2 冒用他人身份办伪卡案例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3 电子支付手段犯罪案例第36-38页
    4.4 新规后ATM"套现"案例第38-40页
第5章 相关对策建议第40-49页
    5.1 完善银行卡立法基础第40-41页
    5.2 优化银行卡产业监管结构,注重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政府监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注重行业自律第43-44页
    5.3 加快涉及电子银行业务的银行卡监管发展第44-45页
    5.4 强化居民身份证管理制度第45-46页
    5.5 关注公众教育,提高安全意识第46页
    5.6 其它建议第46-49页
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--以安徽为例
下一篇: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