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限流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限流措施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故障限流器技术及其应用 | 第14-16页 |
1.2.3 限流措施综合配置模型 | 第16页 |
1.3 限流技术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线路开断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| 第18-32页 |
2.1 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| 第18-21页 |
2.1.1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1.2 稀疏矩阵处理技术 | 第19-21页 |
2.2 线路开断的数学表示 | 第21-24页 |
2.3 线路开断优化配置的线性模型 | 第24-31页 |
2.3.1 目标函数 | 第24-25页 |
2.3.2 确定候选断线支路集 | 第25-27页 |
2.3.3 短路故障时的安全约束 | 第27-28页 |
2.3.4 电网正常运行时的安全约束 | 第28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Ward等值在线路开断优化模型中的应用 | 第32-50页 |
3.1 Ward等值原理概述 | 第32-34页 |
3.2 基于Ward等值的线路开断优化模型 | 第34-37页 |
3.3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 | 第37-40页 |
3.3.1 线性规划单纯形法求解松弛模型 | 第37-39页 |
3.3.2 离散变量的规整 | 第39-40页 |
3.4 算例分析 | 第40-48页 |
3.4.1 IEEE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| 第40-46页 |
3.4.2 浙江电网算例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4章 故障限流器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| 第50-64页 |
4.1 故障限流器优化配置的二次约束模型 | 第50-53页 |
4.1.1 故障限流器安装位置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4.1.2 目标函数 | 第51-52页 |
4.1.3 短路故障时的安全约束 | 第52页 |
4.1.4 决策变量约束 | 第52-53页 |
4.2 ward等值在故障限流器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| 第53-54页 |
4.3 混合整数二次约束规划模型的求解 | 第54-61页 |
4.3.1 原对偶内点法原理概述 | 第54-55页 |
4.3.2 原对偶内点法求解故障限流器优化配置模型 | 第55-61页 |
4.3.3 特殊支路上安装FCL的处理 | 第61页 |
4.4 算例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.1 IEEE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.2 浙江电网算例分析 | 第6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5.1 总结 | 第64-65页 |
5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文章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