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限定下的建筑形体生成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9页 |
1.1 问题缘起 | 第9页 |
1.1.1 日照问题的重要性 | 第9页 |
1.1.2 基于生态性能的生成设计的发展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9-10页 |
1.3 日照分析和建筑形体生成的相关综述 | 第10-28页 |
1.3.1 日照标准 | 第10-11页 |
1.3.2 日照分析方法 | 第11-18页 |
1.3.3 日照问题对建筑形体的影响 | 第18-21页 |
1.3.4 日照限定下建筑形体生成相关案例 | 第21-23页 |
1.3.5 智能算法 | 第23-28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28页 |
1.5 论文框架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计算机生成方法介绍 | 第29-47页 |
2.1 研究的思路 | 第29-30页 |
2.2 针对的日照问题 | 第30页 |
2.3 生成方法选用的平台及工具 | 第30-34页 |
2.4 参数的设定 | 第34页 |
2.5 生成过程的详细方法 | 第34-47页 |
2.5.1 准备部分 | 第34-36页 |
2.5.2 生成部分 | 第36-44页 |
2.5.3 评价部分 | 第44-47页 |
第三章 针对遮挡问题的建筑形体生成 | 第47-63页 |
3.1 实验概述 | 第47-48页 |
3.2 分段叠加生成实验 | 第48-54页 |
3.2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48页 |
3.2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48-53页 |
3.2.3 小结 | 第53-54页 |
3.3 柱状网格生成实验 | 第54-58页 |
3.3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54页 |
3.3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54-57页 |
3.3.3 小结 | 第57-58页 |
3.4 空间网格生成实验 | 第58-62页 |
3.4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58-60页 |
3.4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60-62页 |
3.4.3 小结 | 第6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针对被遮挡问题的建筑形体生成 | 第63-79页 |
4.1 实验概述 | 第63-64页 |
4.2 分段叠加生成实验 | 第64-68页 |
4.2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64页 |
4.2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64-67页 |
4.2.3 小结 | 第67-68页 |
4.3 柱状网格生成实验 | 第68-75页 |
4.3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68页 |
4.3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68-74页 |
4.3.3 小结 | 第74-75页 |
4.4 空间网格生成实验 | 第75-78页 |
4.4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75-76页 |
4.4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76-78页 |
4.4.3 小结 | 第7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五章 针对综合遮挡问题的建筑形体生成 | 第79-93页 |
5.1 实验概述 | 第79-80页 |
5.2 分段叠加生成实验 | 第80-84页 |
5.2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80页 |
5.2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80-83页 |
5.2.3 小结 | 第83-84页 |
5.3 柱状网格生成实验 | 第84-88页 |
5.3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84页 |
5.3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84-87页 |
5.3.3 小结 | 第87-88页 |
5.4 空间网格生成实验 | 第88-92页 |
5.4.1 实验方法详述 | 第88页 |
5.4.2 实验过程演示 | 第88-92页 |
5.4.3 小结 | 第9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6.1 生成实验的成果与总结 | 第93页 |
6.2 生成方法的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附录一 Grasshopper编程代码 | 第95-99页 |
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99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03-105页 |
插图和附表清单 | 第105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