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1.1 沸石分子筛 | 第11-13页 |
1.1.1 分子筛简介 | 第11页 |
1.1.2 分子筛的结构和性质 | 第11-13页 |
1.2 层状化合物 | 第13-16页 |
1.2.1 层状材料 | 第14页 |
1.2.2 层状分子筛 | 第14-16页 |
1.3 COE-4分子筛的结构特征 | 第16-20页 |
1.3.1 晶体结构和外貌 | 第16-17页 |
1.3.2 层间桥连基团的连接方式 | 第17-20页 |
1.4 分子筛酸性的表征方法 | 第20-24页 |
1.4.1 分子筛酸性的实验表征 | 第20-21页 |
1.4.2 分子筛酸性的理论表征 | 第21-22页 |
1.4.3 探针分子表征分子筛的酸性 | 第22-24页 |
1.5 本论文的目的及构想 | 第24-25页 |
2 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5-31页 |
2.1 分子力学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 量子力学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2.1 半经验方法 | 第26页 |
2.2.2 从头算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2.3 密度泛函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3 量子力学/分子力学组合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4 色散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 三价杂原子取代COE-4分子筛的骨架稳定性和Bronsted酸性研究 | 第31-44页 |
3.1 模型的选取与计算方法 | 第31-33页 |
3.1.1 模型的选取 | 第31-32页 |
3.1.2 计算方法 | 第32-33页 |
3.2 结果和讨论 | 第33-43页 |
3.2.1 层间扩孔分子筛COE-4簇模型的比较 | 第33-34页 |
3.2.2 层间扩孔分子筛T-COE-4的取代能 | 第34-35页 |
3.2.3 层间扩孔分子筛T-COE-4的几何参数 | 第35-38页 |
3.2.4 层间扩孔分子筛T-COE-4的Bronsted酸性 | 第38-43页 |
3.2.4.1 质子亲合势 | 第38-39页 |
3.2.4.2 电荷分析 | 第39页 |
3.2.4.3 频率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2.4.4 NH_3吸附 | 第40-43页 |
3.3 小结 | 第43-44页 |
4 四价杂原子取代COE-4分子筛的结构稳定性和Bronsted酸性研究 | 第44-55页 |
4.1 模型的选取与计算方法 | 第44-46页 |
4.1.1 模型的选取 | 第44-45页 |
4.1.2 计算方法 | 第45-46页 |
4.2 结果和讨论 | 第46-54页 |
4.2.1 Ti(Ⅳ),Sn(Ⅳ),Zr(Ⅳ)同晶取代COE-4的取代能 | 第46-47页 |
4.2.2 Ti(Ⅳ),Sn(Ⅳ),Zr(Ⅳ)同晶取代COE-4的结构参数 | 第47-49页 |
4.2.3 Ti(Ⅳ),Sn(Ⅳ),Zr(Ⅳ)同晶取代COE-4的Bronsted酸性 | 第49-54页 |
4.2.3.1 验证所设计Bronsted酸性位的合理性 | 第50页 |
4.2.3.2 质子亲合势 | 第50-51页 |
4.2.3.3 电荷分析 | 第51页 |
4.2.3.4 NH_3吸附 | 第51-54页 |
4.3 小结 | 第54-55页 |
5 Ti(Ⅳ),Sn(Ⅳ),Zr(Ⅳ)同晶取代COE-4分子筛的Lewis酸性研究 | 第55-66页 |
5.1 模型的选取与计算方法 | 第55-56页 |
5.2 结果和讨论 | 第56-65页 |
5.2.1 Ti(Ⅳ),Sn(Ⅳ),Zr(Ⅳ)同晶取代的COE-4的定性比较 | 第56-57页 |
5.2.2 Ti(Ⅳ),Sn(Ⅳ),Zr(Ⅳ)同晶取代的COE-4与配体L的相互作用能 | 第57-62页 |
5.2.3 Ti(Ⅳ),Sn(Ⅳ),Zr(Ⅳ)掺杂的吸附络合物的稳定性 | 第62-63页 |
5.2.4 Ti(Ⅳ),Sn(Ⅳ),Zr(Ⅳ)同晶取代的COE-4与配体L的结构形变 | 第63-65页 |
5.3 小结 | 第65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80页 |
附录A COE-4分子筛~1H-NMR化学位移的相关计算 | 第80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