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5-7页 |
一、现代气质的母题 | 第7-16页 |
(一) 整体性思考 | 第7-8页 |
(二) “寓言”式的同形 | 第8-10页 |
(三) 斗争性力场 | 第10-16页 |
二、格式塔的生成机制 | 第16-24页 |
(一) 感觉“缺席” | 第16-17页 |
(二) 完形“助产士” | 第17-19页 |
(三) 优格式塔:易感函数 | 第19-24页 |
1. 知觉的逻辑 | 第20-22页 |
2. 主体的经验 | 第22-24页 |
三、实践之维 | 第24-31页 |
(一) 普遍趋向:平衡 | 第24页 |
(二) 人:“准主体” | 第24-26页 |
(三) 艺术的格式塔质 | 第26-28页 |
1. 创作之维 | 第26-28页 |
2. 审美之维 | 第28页 |
(四) 格式塔的游戏:风格 | 第28-31页 |
四、意义之思 | 第31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