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3页 |
1.1 国内外钢渣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2 钢渣利用时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0页 |
1.2.1 钢渣体积膨胀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1.2.2 钢渣易磨性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1.2.3 钢渣胶凝活性的问题 | 第20页 |
1.2.4 钢渣成分波动的问题 | 第20页 |
1.3 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| 第20-21页 |
1.4 钢渣的处理工艺 | 第21-23页 |
1.4.1 热闷法 | 第21-22页 |
1.4.2 水淬法 | 第22页 |
1.4.3 热泼法 | 第22页 |
1.4.4 盘泼水冷法 | 第22页 |
1.4.5 风淬法 | 第22-23页 |
1.5 钢渣的活性激发 | 第23-24页 |
1.5.1 机械激发 | 第23页 |
1.5.2 化学激发 | 第23-24页 |
1.5.3 高温激发 | 第24页 |
1.6 钢渣的水化机理 | 第24-25页 |
1.7 钢渣的利用途径 | 第25-27页 |
1.7.1 钢渣用于金属回收 | 第25页 |
1.7.2 钢渣作为冶炼熔剂 | 第25页 |
1.7.3 钢渣在水泥领域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1.7.4 钢渣作为筑路材料 | 第26页 |
1.7.5 钢渣用于生产农肥 | 第26页 |
1.7.6 钢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 | 第26页 |
1.7.7 钢渣的其他用途 | 第26-27页 |
1.8 钢渣与其他矿物掺合料的复掺 | 第27-28页 |
1.8.1 钢渣与矿渣复掺 | 第27页 |
1.8.2 钢渣与粉煤灰复掺 | 第27-28页 |
1.8.3 钢渣、矿渣、粉煤灰三元复合胶凝材料 | 第28页 |
1.9 可用于胶凝材料的纤维 | 第28-30页 |
1.9.1 钢纤维 | 第29页 |
1.9.2 碳纤维 | 第29页 |
1.9.3 耐碱玻璃纤维 | 第29-30页 |
1.9.4 玄武岩矿物纤维 | 第30页 |
1.9.5 聚合物纤维 | 第30页 |
1.10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30-33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3-39页 |
2.1 实验研究内容 | 第33页 |
2.2 技术路线 | 第33-34页 |
2.3 试验原材料及仪器 | 第34-37页 |
2.3.1 试验原材料 | 第34-36页 |
2.3.2 试验仪器 | 第36-37页 |
2.4 试验研究方法 | 第37-39页 |
2.4.1 乙二醇-TG法测定钢渣中f-CaO的含量 | 第37页 |
2.4.2 钢渣的粉磨及钢渣粉比表面积的测定 | 第37-38页 |
2.4.3 胶凝材料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| 第38页 |
2.4.4 胶砂试验 | 第38页 |
2.4.5 沸煮和压蒸试验 | 第38页 |
2.4.6 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钢渣粉比表面积的测定与胶凝材料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| 第39-43页 |
3.1 钢渣粉比表面积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3.1.1 钢渣的粉磨 | 第39页 |
3.1.2 钢渣粉比表面积的测定 | 第39页 |
3.1.3 试验数据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2 胶凝材料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| 第40-41页 |
3.2.1 代用法试测标准稠度用水量 | 第40-41页 |
3.2.2 标准法调整标准稠度用水量 | 第41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玻纤、矿纤对钢渣胶凝材料强度和膨胀性的影响 | 第43-61页 |
4.1 乙二醇-TG法测定钢渣中f-CaO的含量 | 第43-45页 |
4.1.1 EDTA溶液的标定 | 第43页 |
4.1.2 钢渣中总钙含量的测定 | 第43-44页 |
4.1.3 TG-DTA测定Ca(OH)_2的含量 | 第44-45页 |
4.1.4 f-CaO含量的计算 | 第45页 |
4.2 玻纤、矿纤对钢渣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 | 第45-50页 |
4.2.1 不同钢渣掺量的胶砂试件强度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2 钢渣掺量为30%时纤维对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4.2.3 钢渣掺量为35%时混合玻纤对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 | 第49页 |
4.2.4 钢渣掺量为40%时混合玻纤对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3 玻纤、矿纤对钢渣胶凝材料膨胀性的影响 | 第50-53页 |
4.3.1 钢渣掺量不同时沸煮和压蒸试验 | 第50-51页 |
4.3.2 掺不同纤维时沸煮和压蒸试验 | 第51-53页 |
4.4 水化产物分析 | 第53-60页 |
4.4.1 水化产物XRD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4.2 非蒸发水量的测定 | 第55-56页 |
4.4.3 SEM分析 | 第56-6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五章 玻纤和矿纤对钢渣、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强度和膨胀性的影响 | 第61-75页 |
5.1 胶凝材料各组分配比的设计 | 第61-63页 |
5.1.1 钢渣与矿渣占胶凝材料总质量40%时的胶砂强度 | 第61-62页 |
5.1.2 钢渣与矿渣占胶凝材料总质量50%时的胶砂强度 | 第62页 |
5.1.3 钢渣与矿渣占胶凝材料总质量60%时的胶砂强度 | 第62-63页 |
5.2 纤维的掺入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| 第63-66页 |
5.2.1 不同掺量的玻纤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5.2.2 不同掺量的矿纤对胶砂强度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5.2.3 不同长度和种类的纤维对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5.3 沸煮及压蒸试验 | 第66-67页 |
5.4 水化产物分析 | 第67-73页 |
5.4.1 水化产物XRD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4.2 非蒸发水量的测定 | 第69-70页 |
5.4.3 SEM分析 | 第70-7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-8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7-88页 |
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