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K县城的集中供热工程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8页 |
| 1.1 国内外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 | 第8-11页 |
| 1.2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 | 第11-13页 |
| 1.3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| 第13-15页 |
| 1.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| 第15-17页 |
| 1.5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2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| 第18-28页 |
| 2.1 热源 | 第18-23页 |
| 2.2 热媒 | 第23-24页 |
| 2.3 供热管网系统形式 | 第24-26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| 3 热负荷计算 | 第28-44页 |
| 3.1 总规概况 | 第28页 |
| 3.2 K 县近远期规划 | 第28-30页 |
| 3.3 供热工程规划 | 第30页 |
| 3.4 供暖热负荷计算 | 第30-43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4 热源的选择方案 | 第44-52页 |
| 4.1 现有热源 | 第44-48页 |
| 4.2 热电厂概况 | 第48-49页 |
| 4.3 规划热源方式 | 第49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2页 |
| 5 供热管网设计及水力计算 | 第52-64页 |
| 5.1 供热管道布置方案 | 第52-54页 |
| 5.2 管网敷设方式 | 第54-55页 |
| 5.3 阀门的设置 | 第55页 |
| 5.4 管网水力计算 | 第55-62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6 热力站 | 第64-74页 |
| 6.1 热力站的规模 | 第64页 |
| 6.2 热力站布置原则 | 第64-66页 |
| 6.3 各热力站供暖面积及负荷表 | 第66-67页 |
| 6.4 热力站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| 第67-72页 |
| 6.5 热力站的节能措施 | 第72-73页 |
| 6.6 热力站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| 第73页 |
| 6.7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7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| 第74-80页 |
| 7.1 热电联产热化系数 | 第74-75页 |
| 7.2 热电联产节约标准煤量分析 | 第75-77页 |
| 7.3 热电联产供热和锅炉房供热相比环境效益分析 | 第77-79页 |
| 7.4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8 结论 | 第80-82页 |
| 8.1 结论 | 第80-81页 |
| 8.2 建议 | 第81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| 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 | 第88-89页 |
| 附图 | 第89-94页 |
| 附图 1 K 县城区域规划图 | 第89-90页 |
| 附图 2 K 县城各热力站供热范围规划图 | 第90-91页 |
| 附图 3 K 县城城北新区控规图 | 第91-92页 |
| 附图 4 K 县城一级供热管网布置图方案一 | 第92-93页 |
| 附图 5 K 县城一级供热管网布置图方案二 | 第93-94页 |
| 附图 6 K 县城一级供热管网各管段编号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