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2.1 情景(Context)的定义 | 第10-12页 |
1.2.2 情景感知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动机和主要工作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动机 | 第13-14页 |
1.3.2 主要工作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架构及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情景感知服务和用户体验的相关理论 | 第16-28页 |
2.1 情景感知服务 | 第16-19页 |
2.1.1 情景感知服务的概念界定 | 第16页 |
2.1.2 情景感知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2.2.3 情景感知服务的相关应用 | 第17-19页 |
2.4 物理传感器和相关技术发展 | 第19-20页 |
2.4.1 物理传感器 | 第19-20页 |
2.4.2 其他相关技术发展 | 第20页 |
2.3 基于情景感知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| 第20-24页 |
2.3.1 用户体验的要素 | 第21-22页 |
2.3.2 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3.3 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则 | 第23-24页 |
2.4 可用性测试与评估原则方法 | 第24-28页 |
2.4.1 可用性测试与评估原则 | 第24-25页 |
2.4.2 用户模型法 | 第25页 |
2.4.3 用户调查法 | 第25-26页 |
2.4.4 专家评审法 | 第26-27页 |
2.4.5 用户测试法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应用用户体验设计模型的建立 | 第28-40页 |
3.0 模型概述 | 第28-30页 |
3.1 目标需求层 | 第30-31页 |
3.1.1 产品目标 | 第30页 |
3.1.2 用户需求 | 第30-31页 |
3.2 功能设计层 | 第31-33页 |
3.2.1 功能需求收集分析 | 第32页 |
3.2.2 情景功能匹配 | 第32页 |
3.2.3 情景功能确定 | 第32-33页 |
3.3 信息交互层 | 第33-38页 |
3.3.1 由情景感知触发的功能信息交互逻辑 | 第35-36页 |
3.3.2 由用户主动触发的功能信息交互逻辑 | 第36-37页 |
3.3.3 用户体验响应策略 | 第37-38页 |
3.4 界面呈现层 | 第38页 |
3.5 评估反馈层 | 第38页 |
3.6 本章小结及下章简介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实践与评估 | 第40-68页 |
4.1 项目来源 | 第40-41页 |
4.2 移动WIFI通基于模型的目标需求及其实现 | 第41-48页 |
4.2.1 移动WIFI通产品目标的确定 | 第41页 |
4.2.2 移动WIFI通用户需求的采集 | 第41-48页 |
4.3 移动WIFI通基于模型的功能设计层及其实现 | 第48-50页 |
4.3.1 移动WIFI通情景功能的匹配 | 第48-49页 |
4.3.2 移动WIFI通情景功能的确定 | 第49-50页 |
4.4 移动WIFI通基于模型的信息交互层及其实现 | 第50-53页 |
4.4.1 由情景感知触发的功能信息交互逻辑构建 | 第50-52页 |
4.4.2 由用户主动触发的功能信息交互逻辑构建 | 第52-53页 |
4.5 移动WIFI通基于模型的界面呈现层及其实现 | 第53-56页 |
4.6 移动WIFI通基于模型的评估反馈层及其实现 | 第56-58页 |
4.7 产品测试评估和用户满意度测试 | 第58-67页 |
4.7.1 产品测试评估 | 第58-60页 |
4.7.2 用户满意度测试 | 第60-67页 |
4.7.3 测试总结 | 第67页 |
4.8 本章小结及下章简介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5.1 总结 | 第68-69页 |
5.2 创新之处 | 第69页 |
5.3 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