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基于代理移动IPv6的多连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项目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项目任务第10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第10-11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1-12页
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和开发环境搭建第12-23页
    2.1 名词解释第12-13页
    2.2 系统网络拓扑第13页
    2.3 网络前缀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场景1:不同接口使用不同网络前缀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场景2:不同接口使用相同网络前缀,但IP地址不同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场景3:不同接口使用相同网络前缀,且IP地址相同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系统采用的网络前缀场景第14-15页
    2.4 系统信令交互流程第15-16页
    2.5 部署系统开发环境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网络拓扑的搭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编译Linux内核(LMA和MAG)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LMA编译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MAG编译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MN编译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系统设置第21-2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3.1 系统功能需求概述第23页
    3.2 支持多连接的PMIPv6功能需求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3.3 网络状况监测功能需求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3.4 智能流控功能需求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27-37页
    4.1 系统总体框架第27-28页
    4.2 各实体功能描述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N(移动节点)功能描述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AG(移动接入网关)功能描述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LMA(本地移动锚点)功能描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Policy Server(策略服务器)第30页
    4.3 各子系统框架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支持多连接的PMIPv6子系统框架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 MN主要功能模块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2 MAG主要功能模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3 LMA主要功能模块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网络状况测量子系统框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智能流控子系统框架第34-3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37-72页
    5.1 系统详细工作流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支持多连接的PMIPv6子系统详细工作流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网络状况测量子系统详细工作流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智能流控子系统详细工作流程第39-40页
    5.2 系统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第4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支持多连接的PMIPv6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第41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网络状况监测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智能流控子系统的详细设计第64-71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六章 系统测试第72-88页
    6.1 启动系统第72页
    6.2 测试用例和结果第72-87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88-89页
    7.1 系统总结第88页
    7.2 对未来的展望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计算系统中能量有效的数据摆放算法和节点调度策略的研究
下一篇:物联网资源接入框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