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10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安排 | 第15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5-17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1.4.2 不足 | 第16-17页 |
2 农户小额贷款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5页 |
2.1 农户小额贷款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1.1 农户小额贷款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2 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分类 | 第18页 |
2.1.3 农户小额贷款的特点和难点 | 第18-19页 |
2.2 农户小额贷款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5页 |
2.2.1 农村金融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2.3 交易费用理论 | 第23页 |
2.2.4 社会资本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5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4-25页 |
3 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经验借鉴 | 第25-37页 |
3.1 农户小额贷款在国外的发展 | 第25-28页 |
3.1.1 国外小额信贷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25页 |
3.1.2 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| 第25-26页 |
3.1.3 国外典型的小额信贷模式 | 第26-28页 |
3.2 农户小额贷款在我国的发展 | 第28-33页 |
3.2.1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| 第28-31页 |
3.2.2 我国小额信贷的主要模式 | 第31-33页 |
3.3 同业实践对农行开展农户小额贷款的启示 | 第33-35页 |
3.3.1 商业化运作是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方向 | 第33-34页 |
3.3.2 市场化利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| 第34页 |
3.3.3 多样化担保方式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 | 第34-35页 |
3.3.4 有效的内控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| 第35页 |
3.3.5 政府的支持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| 第35页 |
3.4 失败的小额信贷实践对农行的教训 | 第35-37页 |
4 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| 第37-53页 |
4.1 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概述 | 第37-39页 |
4.1.1 农业银行及其农户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 | 第37-38页 |
4.1.2 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的基本要素 | 第38-39页 |
4.2 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| 第39-40页 |
4.3 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| 第40-53页 |
4.3.1 农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贷款的外部环境 | 第40-42页 |
4.3.2 农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贷款的内部条件 | 第42-43页 |
4.3.3 营销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3.4 贷款担保模式的可持续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3.5 组织管理能力的可持续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3.6 业务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3.7 风险管理能力的可持续性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3.8 风险防范的实践分析 | 第51-53页 |
5 对农行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建议 | 第53-58页 |
5.1 加强宣传,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| 第53页 |
5.2 转变思路,构建常态化发展机制 | 第53-54页 |
5.3 精细管理,推动营销经营模式转型 | 第54页 |
5.4 因地制宜,继续探索担保方式创新 | 第54-55页 |
5.5 强化基础,提供有力的组织管理保障 | 第55-56页 |
5.6 灵活定价,适度拓展业务盈利空间 | 第56页 |
5.7 严守底线,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1-6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件 | 第64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