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理论论文

论习惯作为我国法律渊源的法理依据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9页
导论:习惯为什么要成为我国法律渊源?第12-14页
第一章 我国司法中的习惯适用及其困境第14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当代中国法律中对习惯适用的规定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关于习惯条款所涉领域分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关于习惯条款的类型分析第15-16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习惯司法适用的概况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我国司法中习惯适用的基本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习惯适用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中的体现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习惯适用在个案中的体现——以“顶盆继承”案为例第18-20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习惯司法适用的问题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对于习惯本身的认知不统一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习惯适用的裁判尺度不统一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习惯适用的司法技术缺陷第22页
    第四节 产生习惯司法适用问题的原因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大、小传统的冲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“法律效果”和“社会效果”的冲突第24-25页
第二章 国外司法中习惯适用的发展、意义及经验第25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习惯的司法识别标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行为的预期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内心的确信第27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法律秩序中的习惯第28-29页
    第三节 习惯的现代性重构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习惯通过忠实记录获得实证形式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对习惯适用的重新阐释获取自治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现代国家的支持赋予习惯公共性第31-32页
    第四节 习惯渊源制度化的进路第32-33页
第三章 我国关于习惯作为何种法律渊源的争论第33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论第33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习惯作为正式的法律渊源论第34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习惯作为特殊条件下的法律渊源论第36-37页
    第四节 法律渊源概念立场转化中的习惯司法适用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立法立场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司法立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司法立场的正式法律渊源论第39-40页
第四章 习惯作为我国法律渊源的机制完善及其建议第40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通过立法途径的完善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习惯如何通过立法途径成为法律渊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目前要解决问题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筛选标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主体的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通过立法途径完善的若干建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一)主体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程序第45页
    第二节 司法过程上的完善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司法过程中习惯的证明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法官对习惯适用的释明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习惯司法适用的审判规范第47-48页
结语:习惯作为中国法律渊源的展望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7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-58页
后记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孙吴仓库制度初探--以长沙走马楼吴简为中心
下一篇:从虚构到真实:法律拟制的历史、逻辑与未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