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燃料化学工业论文

机械炼焦过程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迁移行为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42页
    1.1 炼焦生产及污染物的排放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焦炭生产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煤热解(炼焦)过程的化学反应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机械炼焦生产工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机械炼焦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第16-17页
    1.2 多环芳烃研究意义及现状第17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多环芳烃物理化学性质及危害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多环芳烃的来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多环芳烃形成及排放机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多环芳烃源排放特征研究进展第20-31页
    1.3 颗粒物有机碳和元素碳研究意义及现状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有机碳和元素碳性质及危害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机碳和元素碳来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有机碳和元素碳源排放特征研究进展第33-35页
    1.4 重金属研究意义及现状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重金属来源及危害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燃烧过程重金属迁移转化机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重金属源排放特征及迁移行为研究进展第37-38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意义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39-42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2-50页
    2.1 焦炉类型及生产情况第42页
    2.2 采样方法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PAHs和OC、EC样品采集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重金属样品采集第45-46页
    2.3 分析测试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AHs分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OC和EC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重金属分析第47页
    2.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(QA/QC)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滤膜和PUF穿透性实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空白与平行实验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PAHs分析过程的回收率控制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重金属分析过程的回收率控制第48-50页
第三章 机械炼焦过程PAHS排放特征第50-86页
    3.1 机械炼焦过程PAHs排放浓度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烟气中PAHs浓度水平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焦炉顶无组织排放PAHs浓度水平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除尘器收集飞灰中PAHs浓度水平第54-56页
    3.2 机械炼焦过程PAHs排放特征第56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分子量PAHs组成特征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环数PAHs组成特征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AHs气固相分配特征及形成机制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PAHs毒性参数特征第68-72页
    3.3 机械炼焦排放PAHs源成分谱特征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AHs源成分谱的轮廓特征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AHs比值特征第74-75页
    3.4 机械炼焦过程排放颗粒态PAHs的粒径分布特征第75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总体PAHs的粒径分布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单一PAH的粒径分布特征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不同粒径颗粒物上PAHs的轮廓特征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苯并芘等效致癌毒性的粒径分布特征第81-83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83-86页
第四章 机械炼焦过程OC和EC排放特征第86-96页
    4.1 炼焦过程排放OC和EC浓度水平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烟气中OC和EC浓度水平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焦炉顶无组织排放OC和EC浓度水平第87-88页
    4.2 炼焦排放OC和EC比值特征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烟气中EC/OC比值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炉顶无组织排放EC/OC比值第89-90页
    4.3 炼焦排放OC和EC相关关系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烟气中OC和EC的相关关系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焦炉顶无组织排放OC和EC的相关关系第91-92页
    4.4 机械炼焦过程排放PAHs与OC、EC相互关系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烟气中OC、EC与PAHs相互关系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炉顶无组织排放OC、EC与PAHs相互关系第93-9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94-96页
第五章 机械炼焦过程PAHS、OC和EC排放因子及排放量第96-104页
    5.1 机械炼焦过程碳颗粒物和PAHs排放因子第96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机械炼焦烟气中碳颗粒排放因子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机械炼焦烟气中PAHs排放因子第98-100页
    5.2 我国机械炼焦过程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煤炭生产和消耗总量及构成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机械炼焦过程碳颗粒物和PAHs排放量估算第101-102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102-104页
第六章 机械炼焦过程重金属迁移规律初步研究第104-114页
    6.1 炼焦烟气中重金属浓度水平第104-105页
    6.2 炼焦过程排放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第105-108页
    6.3 炼焦过程重金属的迁移特征第108-111页
    6.4 炼焦过程重金属排放因子的初步计算第111-112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112-114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4-118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114-116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116页
    7.3 研究展望第116-118页
参考文献第118-141页
致谢第141-142页
攻读博士期间(待)发表论文及荣获的科研奖励第142-144页

论文共1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温敏改性纳米SiO2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
下一篇:卡银行及其业务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