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某污水处理厂强化除磷工艺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8页 |
·废水中磷的来源及其危害 | 第11-13页 |
·磷的来源 | 第11-12页 |
·磷对水体的污染与危害 | 第12-13页 |
·废水除磷技术概述 | 第13-23页 |
·化学除磷 | 第13-15页 |
·生物除磷 | 第15-19页 |
·人工湿地除磷技术 | 第19-22页 |
·强化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23-26页 |
·污水处理厂概况及工艺效果评估 | 第24-25页 |
·问题存在分析及拟采取的解决措施 | 第25-26页 |
·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6-28页 |
第2章 强化人工湿地基质静态实验研究 | 第28-4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8-33页 |
·供试基质材料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供试基质的成分与特性 | 第28-33页 |
·实验仪器、测试项目与分析仪器 | 第33-34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33-34页 |
·测试项目与分析仪器 | 第34页 |
·静态等温吸附实验 | 第34-3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吸附等温模型简介 | 第35页 |
·吸附等温线拟合 | 第35-39页 |
·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39-4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9页 |
·吸附动力学模型简介 | 第39-41页 |
·吸附动力学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等温解吸实验 | 第42-4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2页 |
·基质等温解吸特征及安全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6页 |
第3章 强化人工湿地基质吸附柱实验研究 | 第46-64页 |
·试验用污水 | 第46页 |
·基质实验柱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基质实验柱运行方法 | 第47页 |
·运行及测量 | 第47-48页 |
·运行 | 第47页 |
·取样测量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基质的去除效果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对磷的去除效果 | 第48-51页 |
·对污水有机指标的去除效果 | 第51页 |
·对污水物化指标的去除效果 | 第51-53页 |
·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不同基质的去除效果分析 | 第53-62页 |
·对磷的去除效果 | 第53-59页 |
·对污水有机指标的去除效果 | 第59-61页 |
·对污水浊度的去除效果 | 第61-62页 |
·使用年限及总投资量估计 | 第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4章 生物后混凝工艺小试实验研究 | 第64-74页 |
·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 | 第64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64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64页 |
·试验用污水 | 第64页 |
·试验及监测方法 | 第64-65页 |
·药剂筛选试验 | 第65-72页 |
·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| 第65-66页 |
·对SS 的去除效果 | 第66页 |
·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| 第66-68页 |
·对磷的去除效果 | 第68-72页 |
·对NH_3-N 的去除效果 | 第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5章 生物后混凝工艺示范工程研究 | 第74-82页 |
·投药系统设计与加药点的确定 | 第74-75页 |
·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| 第75-80页 |
·对污泥浓度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·对SS 的影响 | 第76页 |
·对浊度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·对磷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·对COD 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·对NH_3-N 的影响 | 第79页 |
·投药综合效果评估 | 第79-80页 |
·投药成本分析 | 第80页 |
·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6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82-86页 |
·结论 | 第82-84页 |
·建议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2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