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地学多元信息深边部综合找矿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16页 |
·金厂矿区勘查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矿区勘查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科研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3页 |
·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工作量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6-21页 |
·大地构造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区域地层 | 第17-18页 |
·下元古界黑龙江群 | 第17页 |
·上古生界黄松群石炭—二迭系 | 第17页 |
·中生界侏罗系及白垩系 | 第17页 |
·新生界 | 第17-18页 |
·区域构造 | 第18-19页 |
·褶皱 | 第19页 |
·断裂 | 第19页 |
·区域岩浆岩 | 第19-20页 |
·区域地质演化历史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| 第21-28页 |
·矿区地层 | 第21页 |
·矿区构造 | 第21-22页 |
·矿区岩浆活动 | 第22-23页 |
·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3-28页 |
·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| 第23-24页 |
·岩浆穹窿型金矿 | 第24-26页 |
·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型金矿 | 第26-27页 |
·接触带型金矿 | 第27页 |
·金矿成矿期次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 | 第28-35页 |
·成矿地质条件 | 第28-29页 |
·地层 | 第28页 |
·构造条件 | 第28-29页 |
·断裂构造对金矿化的控矿作用 | 第28页 |
·火山构造控矿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岩浆岩条件 | 第29页 |
·成矿物质来源 | 第29-31页 |
·硫同位素 | 第29-30页 |
·铅同位素 | 第30页 |
·氢氧同位素 | 第30-31页 |
·成矿流体特征 | 第31页 |
·金矿化形成时代 | 第31-32页 |
·成矿模式 | 第32-35页 |
第5章 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5-48页 |
·矿区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| 第35-46页 |
·矿区物性参数特征 | 第35页 |
·金厂矿区激电中梯异常特征 | 第35-39页 |
·条带状激电异常 | 第37-38页 |
·圆形状激电异常 | 第38-39页 |
·致矿异常与非矿异常 | 第39页 |
·矿区高密度电法异常特征 | 第39-44页 |
·接触破碎带高密度异常特征 | 第39-41页 |
·矿(化)角砾岩筒高密度异常特征 | 第41-44页 |
·EH4 连续电导率异常特征 | 第44-46页 |
·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| 第46-48页 |
·水系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6页 |
·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6-48页 |
·元素组合特征 | 第46页 |
·元素分布特征 | 第46-47页 |
·元素分带特征 | 第47-48页 |
第6章 地球电化学集成技术与异常信息提取找矿研究 | 第48-71页 |
·方法概述 | 第48-51页 |
·地电提取测量法(CHIM) | 第48-49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48-49页 |
·工作方法 | 第49页 |
·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 | 第49-50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49-50页 |
·工作方法 | 第50页 |
·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法 | 第50-51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50-51页 |
·工作方法 | 第51页 |
·地电化学数据处理 | 第51-55页 |
·直方图解法 | 第51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51页 |
·数据统计处理 | 第51页 |
·趋势面分析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51-52页 |
·数据统计处理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对地电化学异常信息的对比研究 | 第53-55页 |
·地电提取 Au 异常信息对比 | 第53-54页 |
·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信息对比 | 第54页 |
·吸附相态汞异常信息对比 | 第54页 |
·异常信息对比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·地电化学异常特征 | 第55-69页 |
·地电提取 Au 平面异常特征 | 第58-63页 |
·土壤离子电导率异常特征 | 第63-65页 |
·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特征 | 第65-69页 |
·地电化学总体异常特征 | 第69页 |
·地电化学集成技术找矿信息特征 | 第69-71页 |
第7章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预测评价 | 第71-91页 |
·找矿标志提取 | 第71-74页 |
·成矿地质背景条件 | 第71页 |
·控矿因素 | 第71页 |
·矿床地质特征标志 | 第71-72页 |
·地球化学特征标志 | 第72页 |
·地球物理特征标志 | 第72页 |
·遥感影像特征标志 | 第72-74页 |
·金厂金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| 第74-81页 |
·地质-地球物理剖面异常特征 | 第74-75页 |
·地质-地电化学剖面异常特征 | 第75-77页 |
·地质-地球物理-地电化学剖面异常特征 | 第77-79页 |
·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建立 | 第79-81页 |
·矿区及外围综合信息找矿预测 | 第81-91页 |
·多元矿产信息及综合靶区的圈定 | 第81-87页 |
·综合靶区的分级 | 第87-91页 |
·靶区划分依据 | 第87页 |
·靶区的分级及依据 | 第87-91页 |
第8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| 第91-93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91-92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9页 |
个人简历、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