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变量注释表 | 第19-20页 |
| 1 绪论 | 第20-44页 |
| 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20-23页 |
| 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3页 |
| 1.3 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23-41页 |
| 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41-42页 |
| 1.5 论文创新点 | 第42-44页 |
| 2 动力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| 第44-54页 |
| 2.1 概述 | 第44页 |
| 2.2 动力平衡方程的求解 | 第44-48页 |
| 2.3 材料的本构模型 | 第48-49页 |
| 2.4 地震波的反演 | 第49-51页 |
| 2.5 地震波的选择与修正 | 第51-52页 |
| 2.6 有限元ANSYS在地下结构动力分析中的特点介绍 | 第52-54页 |
| 3 静力下隧道交叉口稳定性分析 | 第54-85页 |
| 3.1 概述 | 第54页 |
| 3.2 数值分析基本假设 | 第54-55页 |
| 3.3 数值模拟主要参数 | 第55-57页 |
| 3.4 不同断面隧道交叉口稳定性分析 | 第57-81页 |
| 3.5 隧道交叉口压力拱状态 | 第81-83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| 4 隧道交叉口动力响应分析 | 第85-109页 |
| 4.1 概述 | 第85页 |
| 4.2 隧道交叉口动力响应评判标准 | 第85-86页 |
| 4.3 地震动力分析的数值模拟 | 第86-107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| 5 混凝土的材料、标号和厚度对隧道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 | 第109-118页 |
| 5.1 概述 | 第109-110页 |
| 5.2 陶粒混凝土的特点 | 第110-111页 |
| 5.3 模型尺寸及材料参数 | 第111-112页 |
| 5.4 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112-116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118-120页 |
| 6.1 结论 | 第118-119页 |
| 6.2 展望 | 第119-12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0-128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128-130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