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1-30页 |
| ·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EPS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| ·EPS生产现状 | 第13页 |
| ·EPS生产工艺 | 第13-24页 |
| ·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| 第14-21页 |
| ·悬浮聚合概况 | 第14-15页 |
| ·悬浮聚合发展过程 | 第15页 |
| ·悬浮聚合成粒机理 | 第15-16页 |
| ·悬浮聚合影响因素 | 第16-20页 |
| ·一步法与两步法工艺 | 第20-21页 |
| ·发泡剂及发泡过程 | 第21-23页 |
| ·挤出法生产工艺 | 第23-24页 |
| ·EPS性能改善 | 第24-29页 |
| ·发泡性能 | 第24-25页 |
| ·抗冲击性能 | 第25-26页 |
| ·加工性能 | 第26页 |
| ·绝热性能 | 第26-27页 |
| ·阻燃性能 | 第27-29页 |
| ·发展趋势 | 第29页 |
| ·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9-30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30-43页 |
| ·实验原料、仪器和装置 | 第30-32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30-31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装置 | 第31-32页 |
| ·药品提纯方法 | 第32页 |
| ·苯乙烯的精制 | 第32页 |
| ·过氧化苯甲酰的精制 | 第32页 |
| ·聚苯乙烯珠粒的制备 | 第32-37页 |
| ·500ml玻璃反应釜制备聚苯乙烯珠粒 | 第32-36页 |
| ·2L不锈钢反应釜制备聚苯乙烯珠粒 | 第36-37页 |
| ·发泡聚苯乙烯的制备 | 第37-38页 |
| ·PS珠粒的浸渍 | 第37页 |
| ·预发泡 | 第37页 |
| ·熟化 | 第37-38页 |
| ·成型 | 第38页 |
| ·聚苯乙烯珠粒和EPS成品的相关测试 | 第38-43页 |
| ·聚苯乙烯珠粒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| 第38页 |
| ·聚苯乙烯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| 第38页 |
| ·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| 第38-39页 |
| ·发泡剂含量测定 | 第39页 |
| ·残留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| ·发泡倍率的测定 | 第40页 |
| ·发泡聚苯乙烯吸水性的测定 | 第40页 |
| ·发泡聚苯乙烯密度的测定 | 第40-41页 |
| ·阻燃性能测定(自熄时间) | 第41页 |
| ·EPS制成品弯曲、压缩性能测试 | 第41-43页 |
| 3 影响苯乙烯悬浮聚合的因素 | 第43-56页 |
| ·分散剂用量与配比对PS珠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| 第43-47页 |
| ·分散剂用量 | 第43-45页 |
| ·分散剂配比 | 第45-47页 |
| ·引发剂种类与用量对悬浮聚合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| ·BPO用量 | 第47-48页 |
| ·DP275B用量 | 第48-50页 |
| ·DBPB用量 | 第50-51页 |
| ·三种引发剂对比 | 第51-52页 |
| ·水油比对悬浮聚合的影响 | 第52页 |
| ·搅拌转速对悬浮聚合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| ·聚合温度对悬浮聚合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其他因素对悬浮聚合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4 阻燃EPS的表征及其他测试 | 第56-69页 |
| ·聚苯乙烯的表征(红外、核磁) | 第56-58页 |
| ·不同引发剂对St悬浮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| ·EPS中残留苯乙烯含量 | 第59-61页 |
| ·聚苯乙烯的热失重(TGA) | 第61-62页 |
| ·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(DSC) | 第62-63页 |
| ·EPS制品的阻燃性能 | 第63-65页 |
| ·HBCD用量对EPS自熄性能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| ·HBCD与Sb_2O_3不同配比对EPS自熄性能的影响 | 第64页 |
| ·Al(OH)_3/Mg(OH)_2/P含量对EPS自熄性能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| ·EPS制品的机械性能 | 第65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4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